于是,所有对这本杂志感兴趣的人都勒紧裤腰带开始攒钱了。
首先,就是缩减花在其他娱乐上的钱。
看八卦的很难忍住,但看那些读书吵自己根本不懂的架,难道还忍不住?
于是那份民办报纸的销量,又一次暴跌。
民办报纸背后的老板对此欲哭无泪,为了挽救甚至花高价去请了许多有名的学者。
然而,这个决策无疑是错误的。
当学者们的文章出现在报纸上后,第一期名声传去后销量还有所回暖,但仅仅在第二期,报纸本就惨淡的销量便雪上加霜——
因为这些学者在写文章时采用了大量的专业性文字,别说是普通老百姓了,就一般文人都需要认真研读才能从中获益。
说简单点,就是看不懂。
他们的文章对老百姓来说,就跟看天书一样。
报纸的老板总算明白过来,以前购买报纸的大部分人群都是什么身份。
但想挽回已经晚了,因为这些读者已经被八卦日刊给拉走了。
好在报纸的主人没有再乱来,而是明智地选择了维持住局面——
客户流失的事实已经造成,追忆不如补救,留下报纸如今的读者才是当务之急。
赵馨得知此事,倒也不觉得失落——
虽然直接将这份报纸挤兑垮才是最快的解决办法,但这份报纸到底是第一份民办报纸,其存在的意义还是不一样的。
可这样,她就必须另外想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