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寺庙进香

这句话,顿时让二老爷脸色冷沉下来。

景南晴又道:“若是母亲还在,想必我如今还多有几个弟弟妹妹呢!”

二老爷微叹一声,“你也别过分伤心了,寻了这么多年寻不到,你母亲想必早就不在人世了,她若在天有灵,必不希望你们为了她而终日郁郁。”

景南晴抬起头来,“父亲,你如何得知母亲不在人世了,你曾亲眼得见她的尸骸了吗?”

二老爷摇头,“未曾。”

景南晴郑重道:“那就说明母亲极有可能还在人世,父亲您可一定要等她回来啊,这不仅是我个人的祈盼,也是二哥最大的心愿呢!他一直盼着母亲回来共享天伦。”

二老爷再一次深深看了景南晴一眼,这次却是没答话。

景南晴的意思,分明是变相提醒他二夫人至今虽下落不明,却不代表已经死了,或许将来的某一天她还能回来,而在此之前,二房正妻的位置都不能让出来给旁人。

二老爷虽是武官,却是个聪明人,景南晴这般明里暗里的提示,他不可能听不出来。

然而他最是不喜旁人插手他的事甚至是变相威胁他,更何况威胁他的还是自己的庶女儿。

想到这些,二老爷眼眸中便露出几分不悦来,摆手道:“我今日乏了,你先退下去。”

景南晴心中一紧,“父亲?”

二老爷没有给个准确的答案,是否就说明今日来的那位贺姨娘极有可能就是未来的二房正妻?

这个念头让景南晴心慌不已,但二老爷素来说一不二,已经开口让她退下了,若是她还赖着不走,一会儿铁定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因此,景南晴很知趣地退了出来又重新回了听雪院。

她特地去留香阁溜达了一圈,路过暖阁时,听到景鸣断断续续的哭声,她往门外偷偷觑了一眼,见贺姨娘正在拿着药膏给景鸣红肿的小屁股抹药。

景南晴心中一阵暗爽,却一个没站稳身子往前一扑,堪堪站在了暖阁门前。

景南晴面上说不出的尴尬,贺姨娘见了她,也仅仅是迟疑了片刻就笑着道:“五小姐,既然来了,不妨进来坐坐喝杯茶?”

景南晴瞟了一眼还在哭的景鸣,勉强笑道:“喝茶就不必了,我不过是来看看丫鬟们对留香阁的布置可曾用心而已,如今见着了,我也就放心了,这便走。”

说完,景南晴就一溜烟回了她自己的院子。

景南晴彻底走远后,贺姨娘身边的大丫鬟檀香才愤懑道:“姨娘,那五小姐依着自己有二少爷这个嫡子撑腰便背地里欺负三少爷,您怎的还对她和颜悦色?”

贺姨娘笑笑,“五小姐是小辈,我又刚回府,暂时不与她计较,这次的事儿,我会睁只眼闭只眼当做不知,但若还有往后,我可不会任由她欺负了,毕竟鸣儿和蓉儿还我这个做生母的若是没法儿护两个孩子周全以致他们将来日子不好过,我如何对得起他们?”

檀香还是觉得憋屈,“照理说来,姨娘乃汝南侯表妹,这样高贵的身份,要想当上二房正妻也并非难事,可二老爷那边却迟迟不松口,姨娘可曾试探过二老爷的口风?”

贺姨娘听罢,缄默不语,“其实我当初甘居侧室也并非是为了正妻的位置,不过是瞧中二老爷的为人品性罢了。”

檀香忙道:“那时候姨娘还在任上,虽说名分为侧室,可毕竟二老爷在任上只有您一人,所有人都尊您一声夫人,如今回了金陵,境况可大不一样了,您若是没得个正妻之位,七小姐和三少爷便只能任人欺负,毕竟出身摆在那儿,庶出永远贵不过嫡出的。”

贺姨娘给景鸣抹药的动作顿了顿,“这件事你以后莫再说了,二老爷是个明白人,该如何,他心中自有数目,我们想得太多反而显得诡计多端,不讨人喜。眼下才刚回来,凡事都得斟酌再三,不可鲁莽冲动,否则后果覆水难收。”

檀香点头,“姨娘教训得是,奴婢全都记下了。”

贺姨娘“嗯”了一声,将小瓷瓶盖上瓶塞,这才把景鸣抱起来,问他:“可好些了?”

景鸣眼睫上还挂着泪珠,嘟着嘴巴,沙哑着嗓子道:“娘亲,鸣儿的风筝没了。”

檀香一阵心疼,哄道:“三少爷,一会儿奴婢再给您做一个,可好?”

景鸣绞着手指,委屈地看着贺姨娘,贺姨娘摸摸他的脑袋,嘱咐道:“往后要记住,不管人前人后都不能再叫我娘亲了,得称呼姨娘,听懂了吗?”

景鸣不解,“为什么不能叫娘亲呢?”

贺姨娘耐心解释,“因为你不改称呼的话,往后就不仅仅是被推到地上了,还有可能被人直接推下水,到那时,万一姨娘赶不及救你,你就再也见不到我了,知道吗?”

景鸣小脸一白,赶紧点头,“鸣儿记住了,姨娘。”

“乖。”贺姨娘吻了吻他小小的额头,“找蓉姐姐玩儿去吧!”

看着景鸣听话地小跑出去,贺姨娘才轻轻叹了一声。

这右相府的后宅,比她想象中要复杂多了。

千禧堂。

老夫人在镜台前坐下,谢嬷嬷在她身后站了,轻轻为她梳理着发丝。

老夫人看向镜中,忽然一声长叹。

谢嬷嬷稍愣,旋即就笑,“老夫人平素可从不轻易叹气的,今儿个莫非为了新来的这位贺姨娘?”

老夫人问:“你觉得贺氏如何?”

谢嬷嬷隐约猜到了老夫人的意思,却不好直接点破,只隐晦道:“贺姨娘倒是个知礼数的,行止亦有度,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儿。”

老夫人冷笑一声,“她自当有如此气度才能配得上汝南侯表妹这个身份。”

谢嬷嬷迟疑了一下,“怎么,老夫人不看好二老爷把贺姨娘扶正?”

老夫人道:“我有个侄女,为母守孝三年方满,年岁却已十九,与老二倒也匹配,原本我打算让她嫁过来的。”

谢嬷嬷想了想,“老夫人说的可是宣化府程家四女?”

老夫人轻轻颔首。

谢嬷嬷了然,宣化府程家是当地富户,世代经商,家境殷实,那程家四女更是生得明珠娇艳,早年又是随着她父亲走南闯北打理过生意的人,是经商的一把好手,虽说商户地位低下,但有老夫人这一层关系在,要想让她嫁过来也绝非难事。

难就难在二老爷那一关,且看这势头,他似乎有意扶正贺姨娘。

这贺姨娘虽说身份远远高过那程家四女,可她毕竟是汝南侯的表妹,与将将被贬为江西道监察御史的赵家有着非要不可的关系,而赵怀当初在京为副都御使时便与大老爷是政敌,这二人明里暗里常因政见不同而将对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此次被贬之事更是僵化了景赵两家的关系,老夫人顾全大局,不想让赵家的人成为自家府上的正妻也情有可原。

想到此,谢嬷嬷压低声音道:“老夫人,依着老奴看,您不妨挑个时间同二老爷说一说,探探他的口风,如若他没有扶正贺姨娘的意思,那您这边可就好办了。”

老夫人点点头,“明天晚上的团圆饭,我当着大伙儿的面问一问,这么多人在,想必他也不会扯谎,正巧看一看贺氏闻得此事作何反应。”

一日匆匆而过,转眼就到大年三十。

一大早,右相府的中门、仪门尽数大开,前来祭祖的族人们络绎不绝,老夫人的千禧堂更是人满为患,前去行礼问安的人送走一波又来一波,苏氏柳氏两位媳妇一直忙活到天近黄昏才勉强能坐下歇一会。

这时,右相府中里里外外已经掌灯,昏黄灯光映照在簌簌而下的鹅毛大雪上,反射出靡丽金贵的颜色来,入眼处尽显世家豪奢。

除夕宴设在前院正厅内,不拘嫡庶,各房主子都在里头坐了,给下人们准备的年例赏钱已经用红色小福袋分装好,只待下人们一个个进来叩头之后领了去。

下人们的赏钱领完,就该是主子中长辈给小辈的赏钱,依旧是用红色福袋装了,依着府中行位一一上前领取,景瑟一直记着昨日的许诺,因此领完老夫人和景宇桓等长辈的赏钱后,她拿出自己一早备好的沉甸甸小福袋给了景鸣、景蓉和景彦三人一人一个。

贺姨娘被她惊了一跳,“大小姐,七小姐和三少爷怎么能接你的赏钱呢?”

她只看一眼就知道那福袋里装了不少银子,她如今不过是个妾室,且景鸣和景蓉又与景瑟同辈,没道理接景瑟这个还未出阁女儿的赏钱。

姜氏那边也是再三推诿,坚决不接,景瑟自归来后已经帮了他们不少忙,又是给彦彦免费医治又是给她送丫鬟贴心照顾的,已经让她愧不敢当了,如今岂可再接这种钱?

景瑟莞尔一笑,“弟弟妹妹们都还我又是府中嫡长女,发个红包就当喜庆喜庆,没别的意思,你们接着就是,让孩子高兴高兴。”

老夫人看下来,温和笑道:“贺姨娘、姜氏,既是阿瑟的一番心意,你们俩就莫再推拒了,赶紧的接下吧,除夕发赏钱图的就是个喜庆,你们可别拂了阿瑟的面子啊!”

贺姨娘和姜氏闻言,只得代替儿女接下了景瑟的福袋。

这一环节很快接过,马上就有婢女们端着杯盘鱼贯而入,开始摆宴。

席上,老夫人挑了时机问二老爷可有娶妻的意念。

二老爷似乎对此事并未上心,只淡淡道:“母亲,儿子目前还没那个打算。”

老夫人看了一眼贺姨娘,见她面色平静,未起半分波澜,她又看向二老爷,道:“我有个侄女,将将为母守孝满三年,年岁也不算太已十九,早年随着父亲走南闯北打理过名下不少生意,是个精明人,我瞧着与你极般配,若你无异议,则过了春年便寻个良辰吉日把这事儿办了。你长年在任上,如今终于升任回京,府上没个正妻可不行,免得让人看了笑话。”

老夫人话音才落,景澜和景南晴就当先变了脸色。

就连景瑟也是一怔,老夫人不会同意二老爷扶正贺姨娘,这一点她早就猜到了,但她没想到老夫人会借着年夜饭当众提出让自己的侄女嫁进来这个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二老爷身上和贺姨娘身上。

贺姨娘依旧埋头吃饭,并时不时夹起景鸣爱吃的菜给他,仿佛并未听到老夫人说的话。

二老爷则微微迟疑了一下就抬起头来看着老夫人,道:“这事儿,再过些时日再论吧,毕竟我才刚回京,又还没上任,一堆事儿等着处理,一时半会儿也腾挪不出多余空闲来理这些琐事。”

二老爷把娶妻说成“琐事”,则证明他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老夫人目色微闪,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她笑着道:“既然你都如此说了,那就一切等过了春年再说。”

语毕,又挑了别的话题说起来。

外面漫天飘雪,厅中酒香话暖,丝毫察觉不到冷意,所有人面上都洋溢着迎接新年的欢愉笑容。

年夜饭过后,外院就开始燃放鞭炮,“噼啪噼啪”的爆裂声更是将新年的气氛烘托到极致。

景瑟随着丫鬟们站在廊下看烟火,仰头时脑海里浮现梵沉芝兰玉树般的清贵身影。

那个人,如今在做什么呢?

转瞬醒神,景瑟失笑着摇摇头,这才几天,她竟然会有想他的念头,果然中毒不浅。

努力甩了甩脑袋,景瑟马上摒弃脑海中关于梵沉的画面,没站多大一会就跟着去了千禧堂。

老夫人交代道:“明日正旦,按照我朝礼法,但凡有品阶的大臣都得入宫朝见天子,称之为大朝会,而有品阶的命妇们则要入宫拜谒皇后,五更天就得起床,因此,苏氏、柳氏你二人可莫贪玩,一会儿早些歇着。”

苏氏和柳氏都是有品阶的命妇,苏氏为三品淑人,柳氏为四品恭人,老夫人的品阶自是不必多说,依着淑妃这层身份早就被诰封了一品太夫人。

因此,右相府中明早进宫拜谒皇后的只有她们三人。

苏氏、柳氏闻言后,齐齐应诺。

老夫人的目光转而看向景瑟她们几个,又道:“我已经提前派人同法门寺的住持打过招呼了,明日后日净寺两日,专程让你们姊妹几个去进香,阿瑟、宛白、舒娆、南晴、舒娣你们五姊妹一会儿回了房就备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其余的,自有外院的婆子们会一早准备好。”

景瑟眸光微动,“祖母,这次去进香,母亲和三婶都不去吗?”

老夫人颔首道:“进香须得赶早去,因明日你母亲和三婶都得入宫拜谒皇后,因此去不成了,阿瑟,你是姐姐,一路上要照顾着几位妹妹,莫生了枝节让我们担忧。这一路上都有家丁作为护卫,你们也不必过分忧心会有什么危险。”

景瑟道:“既如此,那不如让母亲身边的薛大姑姑也随着我们一道去罢,丫鬟们年幼,办事毕竟不稳妥,即便跟着去了也不得我放心。薛大姑姑却是跟随母亲多年的人,有她在,咱们姊妹也好放宽心的去。”

说完,景瑟看了景宛白一眼,笑问:“三妹妹觉得如何?”

景宛白颔首,微微一笑,“大姐说得自是在理,薛大姑姑这样的老人见过不少世面,有她在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