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逼宫传位(一更)

说完,自锦袖中拿出一早备好的传位昭书缓缓打开,“儿臣晓得父皇是个极其谨慎的人,便是此次来围场狩猎,您都把玉玺带在身边,既如此方便,那我也不废话了。父皇,交出玉玺,儿臣便放了西苑的所有公卿大臣,如若不然,那些人就全都得葬身火海,包括锦衣卫!”

泰和帝怒极,指节攥紧,手背上青筋突兀,“孽障,你敢威胁朕?”

顾北铭目露杀意,“我连弑父的准备都做好了,如今不过是小小威胁父皇一下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泰和帝突然闭上眼,“那你就杀了朕,朕倒要看看我死后,你活得了几天。”

顾北铭瞳眸一缩,“这么说来,父皇是宁愿死也不愿交出玉玺了是么?”

泰和帝平静道:“祖宗基业,如何能交到你这种丧尽天良的人手里?朕虽无太祖之才,掌权数十载却也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懈怠,唯恐百年之后无颜去九泉之下见列祖列宗,没料自己养了一个敢逼宫传位敢弑父的好儿子,朕若是就此妥协交出玉玺,岂不留下千古骂名?”

顾北铭目光清冽了些,“父皇若是交出玉玺,儿臣可留您一条命,奉您为太上皇,今后就留在这燕山行宫颐养天年。”

泰和帝冷呵一声,“做梦!”

顾北铭面色一狠,不知从何处取出一把铮亮的匕首,寒光一闪后准确无误架在泰和帝的脖颈上,“父皇,别逼我。”

先前说那番话已经耗费了不少精力,泰和帝已经懒得多费唇舌,再一次缓缓闭上眼。

顾北铭见状,怒意横生,手上力道加重了些,泰和帝的脖子里已经出现一道血痕,若再进半寸,必死无疑。

都这样了还换不得泰和帝松口,顾北铭握住匕首的手指一再收紧,“既如此,那就恕儿臣冒犯了!”

说完,顾北铭咬着牙,腕上用力,泰和帝生死就在刹那。

宫殿门突然被人踹开,一支速度极快的飞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进来直接刺中顾北铭握住匕首的那只胳膊,紧跟着,一把熟悉的声音传进来。

“本宫还没死,二皇兄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要上位,怕是为时过早。”

顾北铭手腕吃痛,整个人力道一松,横在泰和帝脖子上的匕首“哐啷”落地,他捂着流血的手臂,不敢置信地转过身来,才刚刚看清楚顾乾的身影,脖子上就被顾乾身后的甲士架了长剑。

“你不是远在漠北么?怎么可能回来!”这一句,顾北铭几乎是歇斯底里吼出来的,因为在顾乾出现的这一瞬间,他就知道自己彻底败了,逼宫传位,这可是死罪!

顾乾眯了眯眼,他记得自己出发前是因为收到了顾北铭的传信,信上说皇帝重病于燕山行宫休养,此乃逼宫传位的好时机,如若顾乾能在半月内赶回来襄助,那么待成功让泰和帝交出玉玺之日,就让顾乾登基为帝,条件是封顾北铭这个有从龙之功的人为一字并肩王,世袭罔替。

顾乾安插在各处的眼线也说泰和帝正在燕山行宫休养。

收到密信的时候,顾乾并非没有怀疑过这其中有诈,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太子之位是他呕心沥血才得到的,绝不能就这样拱手送与人。

于是他才会在当夜急急忙忙突袭敌营,致使敌军撤退百里之后点兵五千日夜兼程往燕山方向赶。

如今却听到顾北铭用这种语气同自己说话,顾乾瞬间就明白了,那封密信是假的,根本不是顾北铭传给他的,而是有心之人的设计。

可是,到底是谁在背后操纵了这一切?

好在,他出发前已经毁了那封信,绝不会留下任何证据。

顾北铭显然不知顾乾在想什么,手臂被飞镖深深刺中的疼痛让他扭曲了面容,“无诏令私自带兵回京,老四,你以为你就能逃一死?”

顾乾眸色深浓了些。

顾北铭偏头看了一眼龙榻上气息奄奄的泰和帝,又重新看向顾乾,“事已至此,你我皆无退路,如若你肯,咱们合作,让父皇交出玉玺来,皇位给你,但我有个条件。”

顾乾目色一闪,话说前头,“想让我封你为一字并肩王?”

顾北铭有片刻迷茫,顾乾怎么会猜中他的心思?

瞧见顾北铭这般反应,顾乾又陷入了沉思,如若那封信不是顾北铭传给他的,那么信上的内容与此刻顾北铭所说的如出一辙,这又如何解释?

“老四!”见顾乾出神,顾北铭重重喊了一声,“你无诏令回京是死罪,我逼宫传位也是死罪,若你不肯与我合作,那我们兄弟二人今日就同归于尽!”

顾乾面色冷了些,他深知顾北铭这个时候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自己信了他,就是进了圈套。

嘴角勾起一抹笑,顾乾道:“二皇兄说得甚是有理,咱兄弟二人今日若是不好好合作,将来怕是再没机会了。”

说完,顾乾不着痕迹地给顾北铭身后的甲士递了个眼色。

甲士会意,握紧了手中佩剑。

顾乾笑吟吟看着顾北铭,“那么,二皇兄就配合配合我,先去死,可好?”

顾乾才说完,甲士就迅速抽出佩剑,直接从顾北铭后心刺进去。

“噗”顾北铭完全不察,身子踉跄两下,扑通跪在地上,口中喷出一大口鲜血,瞪圆了眼看向顾乾,“老四你,你好卑鄙!”

“兵不厌诈!”顾乾冷冷一笑,“二皇兄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子,竟还没学会这个道理么?”

龙榻上泰和帝已经坐了起来,伸手一抹脖子上的血,虽然整个人被顾北铭的汤药折磨得有气无力,但此刻眼中的慑人寒光把上位者的威严尽现到极致。

“太子,你回来得正好。”泰和帝此时根本顾不上去追究顾乾为何突然从漠北来了燕山,他看着顾北铭,对顾乾道:“给朕杀了这个孽子!”

顾乾拱手躬身,“儿臣救驾来迟,让父皇受惊了。”

泰和帝深深看了顾乾一眼,复又收回视线,稍稍弯身,将顾北铭后背上的那柄剑刺进去了些。

再一大口鲜血喷涌而出,顾北铭轰然倒地,死不瞑目。

一生筹谋,败于朝夕,皇二子顾北铭以惨死兄弟剑下的结局给自己的人生收了尾。

史称“燕山宫变”。

泰和帝怒意未消,示意:“拖出去!挫骨扬灰!”

立刻有甲士过来架起顾北铭的尸体往外拖。

泰和帝闭上眼,痛心疾首,“孽障,孽障啊!朕怎会养了这样一个好儿子?”

“父皇。”顾乾适时出声,“二皇兄手里的那支戍京卫已经被儿臣的人包围了,公卿大臣们也从火海中逃了出来,接下来该如何做,还请父皇明示。”

泰和帝静默片刻,抬眸,问:“依你之见,当如何?”

顾乾目色微闪,扑通跪在地上,“儿臣在漠北时收到眼线的情报说父皇在燕山行宫有难,因此冒着无诏令回京之险连夜奔波而来,还望父皇恕罪。”

“罢了。”泰和帝疲惫地摆摆手,“你毕竟救驾有功,功过相抵,此次无诏令回京之事,朕便不与你计较了。”

顾乾暗暗松一口气,马上让人去传太医来给泰和帝包扎。

两位太医晓得二皇子败了,吓得面无人色,被顾乾手底下的大将押送过来,跪在地上战战兢兢。

顾乾冷冷扫了二人一眼,“形势所逼,本宫现下不与你们计较先前你二人投靠二皇子之事,马上去给我父皇看诊,此次若再有怠慢,本宫决不轻饶!”

两名太医连连叩首谢恩,起身后一人看诊,另外一人负责给泰和帝止血敷药包扎。

一切处理完毕全然安静下来时,东方已经泛出鱼肚白,霞光撑开黑沉了一夜的天空,一线光色筛下来,透过花纹窗棂落在殿阁内,仿佛昨夜的宫变不过是一场梦。

西苑着火的时候,梵沉和薄卿欢也在场,有这二人在,自然不可能让任何一位大臣受伤。

劫后余生的大臣们整理了一番后纷纷于午时来正殿觐见泰和帝。

泰和帝昨夜受了惊吓,且脖子上被顾北铭划了一刀,但好在伤痕不深,太医细心包扎之后已无大碍,先前的汤药也停了,另换了方子,才服用一个早上,泰和帝就恢复了些许精神,勉强能撑坐几个时辰。

大臣们过来时,见到泰和帝恢复大半的样子,纷纷伏地高呼万岁。

泰和帝垂眸,看着站在最前面的顾乾,又看向那几位匍匐在地的大臣,道:“此次宫变,想来二皇子筹谋已久,昨夜突发变故,幸得太子救驾及时,朕才得免于危难,然,太子无诏令私自回京,乃大罪一条。因此,朕决定让太子功过相抵,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救驾这么大的功劳自然能抵过无诏令回京这样的罪过。

片刻后,大臣们纷纷点头,“臣等无异议。”

“太子未必无罪!”这时,殿外突然传来薄卿欢的声音。

题外话

系统提示我引号没成对,不给发,然后找了六遍,一把辛酸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