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洞房花烛

“连你也觉得牡丹与我甚是相配?”景宛白蹙着眉问。

“奴婢说得句句是真心话。”紫苏答,她家小姐是西秦第一美人,姿色乃天下人公认的,怎可佩戴作为陪衬的芍药花?

景宛白心头微恼,一抬手将脑袋上的芍药花扯了下来狠狠扔在地上。

紫苏不解,“三小姐这是怎么了?您要不喜欢的话,奴婢去给您摘牡丹来戴就是了,不必发这么大火,您生气是小事儿,仔细伤了身子啊!”

景宛白重新拨正脑袋上的发钗,浅笑,“没事,在我眼里,牡丹与芍药一般无二,既不喜欢戴芍药,那我也是不稀得佩戴牡丹的。”

紫苏并不知景宛白先前在后园与顾乾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当下听不懂景宛白的话外之音,只是将地上的芍药花捡起来扔进花圃里,这才颠颠跟上景宛白。

坐在画堂,景宛白撑着额头,神情有些苦恼,“原本我出不去大门,禁足与没禁足是一样的,只是禁足了以后,我便没办法找借口去找大夫人要对牌悄悄去楚王府找大姐了。”

紫苏眸光微闪,“三小姐莫非忘了,奴婢可是有几招拳脚功夫的呢,要想轻易混出府也不难,您若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只管吩咐奴婢就是了,奴婢替您去楚王府转达。”

景宛白双目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起来你是会几招功夫的。”

紫苏笑道:“白天有那么多护院,奴婢可不敢在他们跟前耍花招,但晚上就不同了,奴婢可以摸黑翻出院墙去,三小姐是有什么要事吗?”

景宛白想了想,“倒是有几句话想让你去楚王府转达给我大姐。”

说罢,她附在紫苏耳边低语了几句,紫苏听后连连点头,“三小姐大可放心,等天一黑,奴婢便想办法混出去,一定帮您把话带到。”

景宛白慨叹一声,“紫苏,我如今在这府里可就只有你一个能信得过的人了。”

紫苏腼腆一笑,“奴婢省得,奴婢亦只有三小姐一位主子,奴婢会尽职尽责照顾您的。”

入夜,紫苏换了一身颜色深沉贴近夜色的裙衫,果然逃过了护院们的眼偷偷翻墙出了右相府直奔楚王府。

得知她求见,景瑟很意外,并未亲自前去,安排了晴儿去见她。

紫苏没见到景瑟,有些失望,“晴儿姑娘,王妃娘娘为何没来?”

晴儿道:“紫苏有什么话直接告诉我就是,夜已深,我们家娘娘该休息了。”

紫苏抿了抿唇,道:“三小姐让我转告娘娘,穆王殿下打算在大婚后就请旨为她除服让她早日嫁去穆王府,在此期间,娘娘可还有什么事要吩咐她做的,若是有的话,得抓点儿紧,否则真等她去了楚王府,可就再没法为娘娘办事了。”

晴儿眼眸晃了晃,“此言当真?”

紫苏无奈,“都这种时候了,我哪儿敢撒谎呀,我家三小姐被老夫人禁足了,这不,我都是趁夜避开护院们的眼睛偷偷翻墙出来的呢,就是为了把这消息递给娘娘。”

见晴儿不语,紫苏又道:“劳烦晴儿姑娘进去问一问。”

晴儿点了下头,“那你稍等。”

说完,转身进了楚王府大门直奔吹雪小筑。

“如何?”景瑟问她。

晴儿把紫苏方才的话一字不漏全部转达给了景瑟。

景瑟挑眉,“没想到顾乾动作倒是挺快。”

晴儿担忧,“一旦景三小姐嫁去了穆王府,娘娘在右相府便没有接应的人了,往后可怎么办?”

“这件事,我需要时间考虑,你回去告诉紫苏,就说再过几日,我会安排人去右相府与景宛白接应,让她暂且别慌乱,稍安勿躁。”

晴儿再一次来到大门外,将景瑟的话传给了紫苏。

紫苏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心满意足地走了。

回到房间,晴儿发现景瑟还没睡。

“娘娘,夜深了,您怎么还不歇着?殿下在书房与小王爷议事,一会儿就会过来的。”

“这个我知道。”景瑟应声,“我只是在想,顾乾如此迫不及待要娶了景宛白,我是该提醒她一下救她于水火呢还是亲眼看着她嫁给一头披着人皮的畜生?”

晴儿想了想,“景三小姐从前作恶多端,嫁给穆王,让穆王折磨致死,也算是她应得的报应了。”

景瑟不置可否。

按理说来,景宛白的生死与她无关,更何况景宛白是先帝下旨赐给顾乾做侧妃的,就算她出面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景瑟只是觉得可惜。

原本能把景宛白训成一颗得用棋子的,若是就这么被顾乾给玩弄死了,岂不可惜?

晴儿只是个丫鬟,纵然心思聪颖,她也想不了这么多,只是再次温声提醒,“娘娘,您真的该休息了,不然一会儿殿下过来见到,肯定不高兴。”

“好,就依你。”景瑟揉了揉额角,又抚上小腹。

小家伙,你可得快点出生啊,否则娘亲如今整天被困在房间,什么都做不了呢!

三位新娘再心不甘情不愿,大婚这一日还是来了。

吉时都是一样的,因此三位新郎前去接亲的时辰也差不离。

驿馆距离摄政王府近些。

最先到的是摄政王顾禾。

他骑在绑了红绸的骏马上,一身正红喜袍裁剪合宜,修长的身形将喜袍穿出了让人不敢直视的华贵,这位顾家宗室容貌最好可与梵沉相媲美的小王爷在当上新郎的这一天,一身大红喜袍艳冠天下。

头一次得见摄政王的百姓们纷纷唏嘘,能嫁给摄政王,绝对是尔若公主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婢女进去通报以后,梳头的婆婆为公孙尔若盖上了盖头。

公孙尔若一双拳头攥得紧紧的。

公孙冀站在门边,问:“好了没?”

婢女怯怯道:“大王子,新娘妆已经全部添好了,只是”

婢女小心翼翼觑了公孙尔若一眼,后面的话没敢继续往下说。

公孙冀扫了一眼坐在镜台前已经盖了盖头的公孙尔若,不用想也知她不愿走。

眉头深锁,公孙冀直接走了进去,“八妹,都这时候了,你还在耍什么性子?”

公孙尔若没说话。

“站起来,王兄按照西秦的习俗背你出去。”公孙冀又道。

公孙尔若突然泪眼汪汪,“我都要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了,你就不能让我静一静吗?”

公孙冀眉头皱得更深,“我倒是可以给你时间静个够,怕就怕摄政王没这耐性,万一他等不及直接离开不娶了,到时候,你让我们曼罗的脸面往哪儿搁,你的联姻是两国大事,你到底有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父王一旦知道并怪罪下来,你以为自己又能有几天好日子过?”

公孙尔若脸色一白。

是了,这么些日子,她过分专注于梵越,怎么险些忘了,她那位把她当成“掌上明珠”的父王如此“爱她”,让她千里迢迢来与西秦联姻,将两国交谊寄托在她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女娃娃身上。

“乖,快起来。”公孙冀伸出手去拉她。

公孙尔若就着他的搀扶慢慢站起来,这回一句话也没有,极其安静。

走到房门外,公孙冀蹲下身,让公孙尔若趴在他背上,这才慢慢起来,一步一步极其沉稳地背着她走到大门外。

顾禾仍旧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看着这一幕,公孙冀慢慢放下公孙尔若,牵着她的手准备交给顾禾。

奈何顾禾一点也没有要下来的意思,这让公孙冀很为难。

顾禾眼风一瞥,看向一旁的喜媒,示意,“把新娘扶上花轿。”

喜媒愣了一下,这不是摄政王该做的事儿吗?

不过片刻,喜媒就回过神来,笑呵呵上前搀着新娘坐上花轿。

光是此举,就足以见得顾禾有多不待见这位尔若公主了。

在场的所有人心知肚明,但人人都聪明地不会把这种事说出来,毕竟对方是手握权柄的摄政王,敢编排他的不是,除非活腻了。

花轿起程,礼乐队响起,沿着来时的路缓慢行去。

第二个到的是顾乾。

新娘子洛悠的反应与公孙尔若一般无二,新娘妆添了又被她哭花,哭花了又添,如此反复数次还没好。

户部尚书和洛悠的三个哥哥在外面急得团团转,数次派人前来询问可否准备好。

里面梳头添妆的婆婆数次摇头,面色无奈。

顾乾那边第三次派人来问时,户部尚书再也顾不得那许多了,直接闯进添妆的房间,挥手屏退喜媒等人,苦口婆心地劝,“悠悠,听爹的话,别任性了,可好?”

“爹,女儿不是任性。”洛悠一说话,眼眶就湿润起来,“女儿只是想到没能嫁给最想嫁的人,心头不甘罢了,今日是我在娘家的最后一天,女儿想起已故多年的母亲,又想起爹爹抚养我这么多年,以后再不能承欢膝下,女儿难受。”

户部尚书一颗心都被她给软化了,轻轻将宝贝女儿抱进怀里,“悠悠别哭,爹听闻穆王殿下也是个极温柔的人,说不准往后的日子里,你会被他打动的,你呀,赶紧掐断了对贤王殿下的心思,否则若是让穆王殿下晓得了,他会不高兴的,一旦让他在大喜之日动怒,你往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洛悠靠在父亲怀里又哭了一场这才让梳头婆婆重新进来添妆,最后由三个哥哥换着背,一直将她送到大门外。

顾乾翻身下马,神情似笑非笑,从户部尚书手中牵过洛悠的手转身走向花轿。

“洛小姐很紧张吗?”

顾乾感觉到她手心有些濡湿。

“没没有。”洛悠下意识想要缩回手,却被顾乾攥得更紧,

“拜了堂,本王就是你夫君,无需紧张成这样,否则情绪不好,可是会影响洞房花烛夜的,本王听人说,第一次没能给彼此带来愉悦的感受,往后就别想感情能好了。”

这句话何其露骨,听得洛悠面颊一烫。

一手掀帘,另外一只手扶着她走上去,顾乾暗自冷嘲,嘴角满是讥讽。

放下帘子,他退了出来翻身上马,很快带着迎亲队伍离开了户部尚书府。

最后到的是顾北羽。

苏颖是三房唯一的女儿,其母宁氏自然宝贝得紧,一大早忙前忙后,又是梳头又是添妆的,紧跟着带苏颖去祭宗祠,最后才去晚晴园磕头与国公夫人道别。

宁氏和苏三老爷一左一右将宝贝女儿送出来的时候,一身大红喜袍的顾北羽已经等候多时,他面含笑意,温润如泉,让人看来极为舒服。

掩去眸底的晦暗,宁氏亲自把苏颖交到他手上。

“还望贤王殿下能好好待四丫头。”

“当然。”顾北羽莞尔,“毕竟苏四小姐是本王明媒正娶的正妃,入了贤王府以后,谁也不能欺负了她去。”

手心被顾北羽宽厚温暖的手掌握住那一刻,苏颖心跳蓦地加快。

长这么大,她还是头一次与男子这般亲近,而这男子不是旁人,是即将与她相守一生的夫君。

“别怕。”顾北羽感觉到她有些紧张,温声道:“等往后相处得久了,你就习惯了。”

这句话很具有安抚效果,苏颖听罢后果然慢慢舒展开眉头,心跳也渐渐恢复平静。

“嗯。”她慢慢地、轻轻地点了下头。

顾北羽与顾乾不同,他是亲自把新娘抱上花轿的。

宁氏和苏三老爷见状,心头总算宽慰了些。

苏颖手里捏着喜媒递来的苹果,才平静下去的心又狂跳起来。

原来这就是大婚,原来大婚的感觉与她想象得一点都不一样。

从今往后,她不再是国公府的千金小姐,而是贤王府的当家主母贤王妃,会有个男人一直陪着她,从朝霞到黄昏,一辈子。

这一切,就好像身在梦中,让她至今还有些恍恍惚惚。

“起轿”

外面喜媒的声音拉回了苏颖出神已久的思绪。

顾北羽调转马头,迎亲队伍原路返回。

三抬花轿在天水大街的交汇口相遇。

三个方向的三个新郎,一个比一个更丰神如玉,就好像从画里走出来一般。

围观百姓被这旷古烁今的场面震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