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以前跟着老国公们上过战场的老将军们还有点价值,那么老国公的孙子们就是纯粹被供起来了。毕竟老国公们年轻的时候也是为国家立下过功劳的,爵位传到现在又几乎尽了,司徒晖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对于武勋人家的态度和对他亲舅舅差不多:每月的俸禄不少你们的,但实职就别想了,安静的一边儿玩儿去吧。
司徒晖认为自己已经够仁慈的了,所以在收到辽东省都指挥使的密折时才会生气:密折上说,有些武勋人家的手已经伸到军备上来了,还有不少武勋人家靠当初老国公的关系网,控制军中的将军们吃空饷。
吃空饷这个问题,其实历朝历代都是存在的,查也查不尽,可按照司徒晖的经验,能吃空饷的应该都是手捏着军队实权的人物儿,像本朝武勋人家这种,一共手里就剩下祖上传下来的人脉这一张牌了,还要用这人脉去吃空饷的,司徒晖还是第一次见。刚收到折子的时候,司徒晖还不敢相信来着,于是命手下的人去核实。可等到结果摆在他面前了,司徒晖就只能吩咐一边的太监了,“传辽东省都指挥使过来见朕。”
要说这辽东省都指挥使,其实祖上也算是武勋人家,不过初封的爵位没有四王八公那么高而已。太上皇在位时,这位辽东省的都指挥使还做过平安州节度使,不过不同于甄家在江南的耀武扬威,这家人一直相当安静。司徒晖登基之后,这位周大人不知道哪里寻来的门路,升任成了一省中的军事最高长官。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放上来了,我真的是……之前说九点多更新的时候十点才放上来,今天吸取教训了说十点,结果qaq
总之,大家晚安呀~
第105章
只看官员履历,?司徒晖对这位周大人原本是没什么好感的。无他,实在是之前武勋人家的子弟在战场上拖后腿拖得太让人印象深刻了,总觉得这位周指挥使是仗着祖上余威,?被武勋们从矮子里面拔出来的将军。
但当周大人真的收到诏令进门,?和司徒晖详谈了一阵子之后,?司徒晖就逐渐抹消了原本的偏见。司徒晖不太懂战场上的具体行事,但作为皇帝,?粗略地了解还是要有的。周大人在回答司徒晖的问题时相当流利。况且这个人身材高大威猛,?天生长了一张适合在官场上混的国字脸,看起来相当可靠。
司徒晖也不是以貌取人,?但不得不承认,?作为带兵打仗的将军,?天生一副高大威猛的样子总比身材矮小的人有说服力。
这位周大人既然敢把状告到御前,?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往军中伸手最厉害的那几家都叫周大人抓了个现形——也无怪他碰见这样的事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辽东接挨着北戎,虽说前几年北戎和大梁说是和平共处,以后不打仗了,但那不包括每年春、秋时节来辽东抢东西的小股骑兵。自从调任辽东省都指挥使,周大人因为这种隔三差五就冒出来的骑兵头都快愁秃了,?偏偏有不少武勋人家还把手往军械所这边伸,这不是往人肺管子上戳是什么?
周大人原本还担心他在司徒晖面前说不上话,不过前几个月,?有人主动找上了他,?说是能够保证他在上了密折之后会被皇帝召见,?唯一的条件就是让他在向皇帝回话的时候不能掩盖那些手伸得太长的武勋人家们。
周大人不怕这人是在利用他,官场上哪有那么多交心的朋友?能互相利用的就是盟友了。皇帝来辽东军械所巡视一番,若是不知道皇帝圣驾动身的具体时间,?谁能保证上了密折的时候皇帝还在辽东?若是皇帝回了京城,对于留守辽东的都指挥使,当然不会想召见就召见。联系他的那人给了他上密折的最佳时间,但密折还是要周大人自己写的。
虽然不怕被利用,但这一番操作下来,听起来很像那户人家空口套白狼,周大人于是有些犹豫。上个月,周大人收到了另外一份报酬,这才下定了决心给司徒晖递了折子。当然,按照那户人家的要求,周大人没有帮着看不清形势的武勋人家掩盖证据。对于自己的做法,周大人丝毫没有觉得不妥:因当初开国时周大人家的爵位初封就不高,所以周大人家的爵位到了他祖父就已经尽了。当时在位的还是太上皇,正是重用武勋世家的时候,他那些“世伯”、“世叔”们也没有多照顾他们家呀。
周大人刚入仕途时正经吃了不少苦,好在他在行军打仗上还算有点天分,以前家里阔着的时候剩下的银两也还有些存留,可以用来给他疏通门路,所以升官并不慢。等到周大人爬到一州的长官时,原先好像从来不知道有他这么个人的“故交”们就都上门了。
官场这种地方,人走茶凉和看人下菜碟的都正常,周大人对这些后冒出来的“世叔”、“世伯”们也没什么恶意,只要利益给的到位,就当多出来些盟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