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前,司徒晖听说了甄太贵人在静思宫的那番咒骂,当即就下了圣旨,说甄太贵人想念三皇兄,?他以前对三皇兄不够体贴,?竟是耽误了三皇兄和甄太贵人叙一叙母子之情。现在他这个做弟弟的亡羊补牢,?决定让甄太贵人和三皇兄母子团聚。
圣旨骈四俪六,从法、理、情的角度都是相当能站住脚的。只有一点,司徒晖仍然没有把先帝的三皇子放出来,而是把甄太贵人从静思宫挪到三皇子府里去了。换句话说,?想儿子想到在静思宫中借题发挥的甄太贵人被司徒晖一脚踹过去和三皇子一起圈禁了。
以前甄太贵人留在宫里,不过是因为司徒晖送太妃、太嫔们出宫的时候忘了静思宫里面还关着一个先帝的嫔妃。现在既然甄太贵人都说了自己想见儿子想得不行了,干脆就把人送过去呗。
当然了,为了表示自己不是刻薄的人,司徒晖在圣旨里还说了,当初先帝说三皇兄需要闭门读书,但当时三皇兄还年轻,先帝是怕三皇兄不能专心读书,才会在三皇兄府外设置岗哨。现在他觉得三皇兄年纪已经这么大了,应该不用他这个做弟弟的看着了,所以原先的岗哨就撤了。
这道圣旨怎么理解真的是见仁见智。如果说司徒晖刻薄,让先帝的太贵人和三皇兄一起被圈禁吧,人家把三皇子府外的岗哨撤了呀!如果说司徒晖这是取消三皇兄的圈禁了呢,偏偏司徒晖在圣旨里说了,当年先帝让三皇兄闭门读书来着。怎么,你要不遵守先帝的遗旨吗?
玉柳忍了半天,没忍住,终于和云苓笑作一团。
宫中的年轻的嫔妃和甄太贵人都没什么交集,当然不会对甄太贵人即将被踹出皇宫有什么反应。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嫔妃们却有不少心情复杂的。云苓因为平邑长公主和皇太后的影响,对甄太贵人没什么好印象。同样是四妃之一,贤德妃在大厅到皇上对甄太贵人下的这道圣旨之后,心情就复杂多了。
按理说,甄太贵人在她刚入宫之后对她是够照拂的。宫中的女官听起来名头好听,其实每天需要干的差事并不少。尚宫、尚仪等领头的女官活计或许还能稍微轻省一些,但女官中品级最低的女史在后宫中是真的不好混,要不然,她刚进宫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说如今的贵妃好命了——当时的五皇子司徒晖可还不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呢。
有当时是贵妃的甄氏照顾,她当时是比大部分女史过得都要好的。可是过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女史而已。
三皇子逼宫失败之后,她就知道自己应该想办法从甄家这条船上下来了。等了许多年,终于让她等来了甄太贵人对当今的皇女下手。对着皇后告发甄太贵人之前,元春也是有些犹豫的。只是想到贾家现在的情况,那一点犹豫没过多久就消失了。或许是因为对甄太贵人的愧疚,她在成了贤德妃之后,对往静思宫送东西的内务府敲打了好几次。要不然,甄太贵人不过空有个先帝嫔妃的名头,手下显眼的人都让皇后给拔了,每月还想过得滋润?那是做梦。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对甄太贵人有几分照顾,皇太后对她一直都淡淡的。贤德妃当时是不后悔的。直到去年,甄太贵人和周贵人、柳美人等联手,直接把手伸向了她肚子里的孩子。
她和甄太贵人之间,的确是她先对不起甄太贵人,但去年甄太贵人对她下了死手,让她不报复回去也是有些难。贤德妃现在的目标没有对着甄太贵人,不过是不知出于什么心态想把对这个人的报复放在最后而已。
现在皇上下旨让甄太贵人去三皇子府里陪着儿子一起圈禁,贤德妃轻嘘了一口气,反正三皇子府的供应却不是她们这样的后宫女子能插上手的了,甄太贵人以后过得如何,就看她自己愿不愿意稍微放低一些身段,和她的关系却是不大了。
六月初六这天,之前被贬到静思宫思过的柳美人瘦成一把骨头之后,终于病逝。
司徒晖对柳美人早就没了什么印象,听说她死了之后也只是沉默了一会儿,和杨佩珊道,“让下面的人按制办理吧。”不论如何,一年之内自己的后宫里连着病死两个人,总归是不太吉利。前两年闹时疫,宫中的嫔妃都没有今年死得多。
倒是杨佩珊对柳美人有些说不清的感受。七皇子如果能养下来,柳美人现在没准都能做到一宫主位了。也难怪听说了当初自己的摔倒有可能不是意外之后,柳美人就像疯了一样地对付起了贤德妃。当然了,其情可悯,但柳美人犯下的错毕竟不小,能以美人的标准安葬了就不错了,所以杨佩珊也没给柳美人求情,甚至连丧事的操办上,一个美人的丧事也不必皇后过问,直接从坤宁宫派出两个女官就能处理得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