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温婉清的半专业分析,顾莫杰顿时联想到了很多建设性的发散。
“这部片子的架构,让我想起了一个人。”顾莫杰端着香槟,来回踱了几步。突然转向费莉萝,感慨地问道,“小萝,还记得我们两年前投资过的那个公益互联网教育机构么——萨尔曼·可汗的‘可汗学院’。”
“当然记得,”一说起可汗学院,费莉萝马上插得进嘴了,“可汗说过,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人类的专注力明显在下降。所以他的15-20分钟一节的课、带上选听分支,比宾州大学45分钟的数学课好卖、效果好、从头看到尾的学生更多。这是一个碎片化阅读、碎片化看视频的时代。”
“我要的就是这句!”顾莫杰摆出一个‘你已经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样的表情,伸出两根手指,昂扬地指着费莉萝。
“时代已经变了,但是好莱坞大部分的电影还停留在‘传统三段式’的架构上:先铺开情节理念、再深化矛盾,最后高潮摊牌。一个电影要完成一组完整的‘观众心理波动调动周期’,还是需要两个钟头的时间。
我看《盗梦空间》这个剧本,虽然还是有三段式的影子,但至少做了一点突破。因为‘层层梦’的设定,可以在大高潮来临之前,插入多个小高潮,每一层梦一个小高潮。
为什么网络文学的‘无限流’会逐渐出现?其实就和萨尔曼可汗说的那个‘人类的关注力耐心极限在下降’一个道理。
原来看早期网络文学网剧的读者观众,可以忍受十万字才来一个小高潮、二十万字才来一个大高潮。
现在他们‘吸多了’,‘抗药性提升’了,同样的频次、同样的量,已经没法让他们爽了。
这时候,只能加大剂量。
怎么加大剂量?一本网络小说,该是200万字的,还得是200万字,总篇幅不能缩。这时候,就只有把‘200万字一个的大故事’砍成‘40万字一个的、总数5个的小故事’,然后所有小高潮、大高潮的出现频次都提升了五倍。就像可汗,把没耐心听宾州大学数学课的学生,又拉回来了。”
费莉萝、陆文君和温婉清都是眼前一亮。
顾莫杰的说法实在是太高屋建瓴了。
尽管顾莫杰不怎么懂电影,但是他的见识,已经让他的思维到了“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境界。一切启发,都能让他触类旁通,往往说出专注于一个领域的人说不出的大道理来。
温婉清颤声问:“你是说——《盗梦空间》有可能成为一部‘披着好莱坞经典三段式’外皮、实际上通过高频次高潮刺激创造票房神话的跨时代作品?”
顾莫杰也有些激动,抓住温婉清的双肩,眼中闪烁着狂热:“拍得好的话,我觉得有可能。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么干还没有丢掉逼格——写无限流的人,会被传统文学的人鄙视。但《盗梦空间》的剧本,再按照我说的思路调整一下,完全有可能达到‘收获了卖杀必死的好处、却不背负卖杀必死的恶名’的完美效果。传统三段式根本都没法批判它。”
雅俗共赏的最高境界,就是收获了俗的好处,同时无损于雅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