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方面,虽然也是从好几年前就开始搞qq国际版了,但是却始终没敢力推。
主要原因是,马化腾害怕国际版伤了本土版的市场——腾讯在国际版的qq上走的是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什么各种钻的收费业务都没上,广告也不敢放。为的就是让洋大人们用上纯净不受打扰的qq。
后来,就有无数国内高端网民,发现了国际版的这个好处。那些本来就不冲钻不用任何付费功能也厌恶广告的网民,就开始下载国际版在国内用。
腾讯国际版那1800多万的有效用户数、却只对应可怜的70多万有效海外i日活,就证明了这一点——原本按照qq号的活性,就算老外不是非聊不可的时候才开qq,本来日活就低些,至少也该有三四百万。
只有70万,说明另外至少有300万人是每天在中国境内登着国际版qq聊天。
也就意味着腾讯家付出了服务这300万人的成本,却一分钱广告收益和卖钻收益也没得到。用国际版的人也不可能去玩qq的收费游戏。
技术上来说,qq也做不到封杀国内i登陆国际版,何况那样做吃相太难看。
这种悖论之下,导致qq的国际版一直发展很尴尬。一等洋人四等汉的差别极简主义,让腾讯在这一点上很难做人。
不考虑海外市场的情况下,“初见”的有效用户数,已经达到了qq的615。如果算上海外市场,这个百分比更会被提高到67左右。
而在更重要的日活和同时在线指标,“初见”更是已经突破了qq的75。
这一切的发展,都是“初见”在一季度末弄出来那一堆组合拳带来的渗透和利好,后来又经过一个多季度的发酵和扎根,稳稳地剜下一大块新用户。
如果腾讯方面不做出任何应对,显然形势会不太妙。
……
花了一些时间,了解了“初见”与qq交战的对比数据后,顾莫杰让秘书叶敏茹先给大家讲一讲腾讯这些日子的新招。
“在整个二季度,面对我们‘初见’的进逼追赶,腾讯方面也下了狠心,做了不少调整。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马化腾让张晓龙开发了一个叫做‘微信’的产品。这个产品基本上把我们的‘初见’拥有的优势功能都整合了一遍,也有公众号系统,也有朋友圈系统。虽然媒体属性上和腾讯微博有点重合,马化腾也顾不上内耗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