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页

我们不用和当年一样,马化腾每出一个反制的新招,就过分害怕、立刻应对;但是也不能以为,等我们的用户量反超马化腾之后,qq和微信就会加速崩溃。无论是失败论还是速胜论,都是不可取的。”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当年初见和qq交叉崛起的时候,飞信那种垃圾,不是很快就被淘汰了么?社交产品,不是一个重度垂直竞争的领域么?

这些话都没错。

但是我们更要看到,走到今天这一步,无论是初见还是qq微信,都已经不在是纯粹的i和sns产品了。

纯粹的社交产品,占据市场第二名的应用为什么会很快衰亡?因为纯粹的社交产品,一切内容来自于用户的自发原生。平台企业不需要对内容进行干预,用户自己就会源源不断产生出足够让他们保持关注力的内容和咨询。

facebook市值和我们差不多大,但是他们只有一千多人的团队,几乎没人管内容,内容都是用户自己u的。而淘宝做同样的流量,需要n倍的内容管理人员去筛选、编辑;微博和公众号做同样的流量,需要n多的大v和自媒体。

这就是原生内容和派发内容的差别。

腾讯的微博,我们的公众号,已经把用户黏性提升到了‘既可以关注自发原生内容,也可以关注送上门来的预编辑派发内容’,而且这些内容的获取,都已经成为了国内网民的习惯。

所以,哪怕将来我们超过了qq微信的用户量,客户也不会去注销qq号、或者删除微信a,他们只会每天在初见上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微信上花越来越少的时间,降低微信的活跃度。

从今年1月份腾讯微博上线、到后来我们推出圈子和公众号、再到如今腾讯出微信。这一切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是我们双方都在害怕,害怕‘万一哪一天我们的用户量下降,我们会不会很快失去粘性?’。经过各自半年多的布局,我们和腾讯都回避了这种可怕的前景,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与会的其他技术男和策划、运营负责人,早就听得有些不耐烦了。觉得陆文君长篇大论老生常谈,究竟有什么意义?

要不是看在陆文君的身份上,凭她的年纪资历,只怕早就被人呛了。

直到陆文君恰到好处地提到“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骚动的人心才安静了下来。

再给一点耐心吧。

“这个副作用就是——在我们和腾讯两家的交叉争夺之下,中国网民提前步入了‘内容过度分享’的时代。”

此言一出,满场一片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