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堆详尽的资料和数据,也汇总到了每一个高层手中,确保大家对如今正面临快速增长、竞争的产品项目,都有一个心知肚明的进展了解。
从报表来看,经过2010年最初40天的发展,gail邮箱的用户,雪崩一样保持着向初音邮箱持续迁移的进程。
谷歌在国内电邮行业的3700万用户,足足有2600万完成了转移,被又有逼格又快捷、还没骚扰没广告的初音邮箱拉走了。
网易方面,也损失了400多万的用户,最终帮初音凑够了累计3000万新增。
截至2月10日,国内电邮行业的三巨头格局是这样的:初音邮箱用户8000万、网易邮箱5800万、qq邮箱5400万。
网易在其他社交产品上并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用户多少并不关键。但qq邮箱和初音邮箱的胜负手变化,可谓是对这两大社交生态系统的黏性强弱,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习惯用哪家的邮箱收发邮件,至少会导致用户平时习惯挂着哪个聊天软件——谁也不想收邮件的时候,还得从浏览器里打开网页,然后做手动输入帐号密码这种麻烦事儿。
初音邮箱新增了3000万用户,里面起码有两三成是原先没形成挂网“初见”习惯、而因为用了邮箱后开始挂机。
与此同时,付费读信的模式,也会让更多的人选择了开通初见钱包。
两样产品互相推拉,形成了强烈的增长黏性——或许很多人不会付费写信,但是人人都有一种“收钱看信”的欲望。
那些自命逼格、不喜欢被广告邮件骚扰的用户,纷纷选择了开通初见“钱包”功能。
只要开通,绑定个人手机号兵验证,初见方面就会往钱包里白送10块钱,防止“销号”——就像很多银行对银行卡持有者那样。这个贴心小举措其实没有多少技术意义,纯粹是利用中国人占小便宜的心理。
gail和网易系来的那3000万人里面,倒是有一小半自命逼格的,于是,“初见钱包”的用户数量,毫不意外地在春节之前,突破了7000万人大关——
尽管里面起码有一小半人是只开了钱包、还没往里冲钱过的。但他们终究是开了,这是一个好开端,好兆头;假以时日,不怕他们不入坑剁手。
除了电邮和钱包,在主战场“初见”领域里,电邮拉来的小两千万“初见”新用户,加上依然还在发挥猛烈余热的“阅后即焚”持续带来数百万人。再算上其他七七八八的推动渠道滚雪球,在这40天里,一共为“初见”增长了近三千万用户。
初见和qq微信的国内总用户数对比,上升到了32亿42亿;日活数对比则恰好都是1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