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招安一事梁山当中分成两派,一派是反对招安,代表有鲁智深,李逵,武松。特别是鲁智深,对于朝庭黑暗看得无比深刻,他最是清醒。可是,梁山不是鲁智深说得算,更不是武松说得算,也不是李逵说得算。在鲁智深提出反对招安之时,竟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同意。
最终,在小数服从多数,而且宋江又极力主张招安之下,水浒也就被并入了朝庭。
但被并入之后,水浒英雄并没有过上什么好日子,反而立马派他们去攻打方腊。
结果方腊是被水浒好汉给捉住了,但水浒好汉却死得死,伤得伤。108将死了72将,剩下回来的几位当中鲁智深在六合寺听潮坐化,武松当了和尚,燕青悄然离开了。宋江与卢俊义两人也没有逃出厄运,被高俅设计用水银做的酒宴害死了两人。小李广“花荣”与智多星“吴用”吊死在宋江坟前,此后高俅后葬了宋江等人,就这样,水浒108位好汉的故事结束了。
第七百三十二章 蒙学:声律启蒙
“可惜。”
“可惜。”
“可惜。”
水浒的大结局,无数读者都是暗叹可惜。
当然,可惜的并不是作品,作品已经达到了一个无比之高的高度,哪怕是想下降都有一些困难。这里的可惜,可惜的是水浒大结局108将的悲惨命运。
可以说,108将当中除了仅仅个别得到善终之外,其他的好汉都是死与非命。
不过,仔细想来。虽然水浒大结局令人有些苦涩,但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水浒从出现那一天开始,他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水浒108将当中,虽然此前一直打着替天行道,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旗号。但说到底,这一些大将对于朝庭,对于君主内心是敬畏的。而且,不少英雄加入梁山也并非完全出于本愿。有的是被逼的,有的是用计骗过来的,也还有的是拿梁山暂且安身的,特别是以宋江为首从上山到结束一心都想着招安的,这样的水浒梁山起义又如何成功得了?
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千年以来农民起义为何失败的原因。
不是他们没有能力。
也不是他们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