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这年头,惧内的可不止那几个。
还有户籍的问题,苏文庆没有办,只是说,暂时维持原状。
这里面也有问题,苏华荣隐隐的反悔了,觉得苏雪烟到底还是有机会嫁入程家。到时候,即使不能作为助力,也绝对不能成为反对的力量。至于那断亲书,难道还当真了?即使是官家,那也是劝和不劝离的。
加上户籍还在荆州老家,怕是老家的大伯二伯那几家也不会允许。不管怎么说,小俊也是家里的男丁,苏府不会放手的。万一要是有出息呢?又不用苏府出钱出力的,就当是散养了。
苏雪烟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是坏,她是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来做这件事情的。但事情到了现在,有些不伦不类,虎头蛇尾的感觉。
叹息一声,苏雪烟看了一眼手上的襁褓:“就当是这出身对你还有些用处,姐姐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你出身变成白丁吧?”
连隐居的陶渊明都要说,出入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见,对于读书人来说,还是要看出身的。
这个年代,真正出身贫穷,出身白丁的,能崛起的,真的没有多少。不说资源的问题,就说官场上,都是士族,这就可以看出来了。
抱团的想法,还有就是看不起其他阶级的,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这年头,能够读的起书的,真的不穷。什么穷书生,只要有功名,就穷不起来。如果不是自家挥霍了,浪费了,就以每一次考中功名,都有朝廷发下来的良田,又不用交税,怎么可能穷?
这些读书人,士族都因为身份的问题,不用交税。商税交的也少,这年头最大的税收,其实还在农民身上。所以每到建立王朝一两百年的时候,土地兼并到了一定的时期,吃不起饭,活不下来,才有了各种农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