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苏文华,也只是手头上不宽裕,但真的吃穿用度,苏府也从未短缺过。
所以,此时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要通过其他人,来得到什么。
官场的那一套,对于这两个少年,还并不算清晰。
他们是没有接受过污染的。
当然,内心里,他们其实也知道这些,只是心里不屑,也不想这样做罢了。
苏华荣内心暗叹一声,知道两个儿子的志向。
只是心里默默的说道:“朝廷的事情,你们还不会知道。等你们经历,就知道为父所想,并不是多么的难以接受了。否则的话,为父二榜进士,为何候补那么长时间?这还是为父,其他那些寒门,还有那些贫穷的人,等待的时间,就更长了。”
什么鱼跃龙门,什么科举就是改变命运的时机。
这句话确实不错,但官场就那么多位置,每三年就有一批进士出来。
而朝廷的诸君,若不是年龄实在是老了,不得不告老还乡。
那些人总是占着位置,不会轻易的动弹的。
就好比那内阁的位置,哪一个不是五六十岁,用他们的话来说,那就是年龄越大,经历越丰富。
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真的。
但那些人不退下去,就没有足够的官职给后来者。
这就造成了冗官的存在。
朝廷不是没有人看出来,但这个事情,根本没有办法解决。
创造更多的官职?
别开玩笑了,根本没有那么多事情来解决。
而且冗官,会造成一个新的麻烦,那就是冗费!
微微摇头,苏华荣将这些都给驱逐出脑海,不去想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