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孙子兵法》的开篇也提出:“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而为了保证士兵们能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战争,统治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的肚子,所谓“皇帝不差饿兵”说的就是如此。

虽说,当兵吃粮是天经地义,但是,这些粮食却是从老百姓沉重的赋税中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

所以,老百姓死于饥荒一点也不奇怪。我们都知道,军粮不仅能够保证士兵的战斗力,同时,也能彰显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

那么,随着时代的变迁,又有那些军粮得到了最强军粮的称号呢?

首先,要说的这第一类军粮便是粟米。就当时而言,经济、政治中心都集中在黄河流域,而古人为了节省运输成本,更是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广泛种植粟米。粟米耐寒耐贫,产量十分稳定,对当时而言,是难得的呈现盈余状态的农作物。

除此之外,粟米还有保质期长、人马共食的特点,因而,作为军粮来说,粟米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第二类军粮便是小麦和稻米。随着小麦的出现,以及在北方地区的大范围推广,那么,小麦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最强军粮的呢?说来也有趣,小麦之所以一举成名靠的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的食用方式。

据记载,在汉代人们都是用不脱壳的小麦制作麦饭,而所制作出来的麦饭不仅难以下咽,而且不易消化。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北方地区开始将小麦由原来的麦饭改为了粉食。也就是将小麦磨成粉,制作成便于携带的烧饼。到了明代,小麦更是被制作成了受欢迎的穿孔烧饼。

而稻米之所以成为最强军粮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方便。隋唐时期,稻米产量大幅度提升,与小麦保持同等地位。而到了明朝,伙夫们更是想出了将大米蒸熟后晒干,制作成便于携带并且保质期较长的干饭的方法。一到饭点,士兵们只需取少许干饭用热水一泡就能解决温饱问题。

第332章 都追到这里来了 都追到这里来了

但最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个时候的粮食产量。

此时,可没有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