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唐朝的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能够进入翰林院,说明苏华荣还是很得那位皇帝的喜欢。

天子近臣,这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去的。

往后,是继续在东京城升迁,还是再次主政一方,都是十分好的晋升之阶。

最重要的是,翰林,是清贵职位。

虽然权利不是很大,但也是能够影响到皇帝的一拨人。

左迁,就是升职的意思。

华夏人以左为尊,上朝的时候,左边也都是文人,是高官。

“恭喜父亲了。”苏雪烟清声说道。

说不出多少真心,不过苏华荣若是能升迁,对于苏府也是有好处的。

只不过,苏雪烟自己并不想多沾染。

况且,苏雪烟也沾染不到什么,还是哪位六姐姐,肯定是觉得,自己是嫡女。

父亲升迁了,她这位嫡女,怕是也要水涨船高了。

“父亲,具体是什么职位?”苏文庆问道。

看起来,苏文庆等人也是刚来,或者说,是苏华荣也刚从宫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