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一箭双雕之妙计

就比如打探范质与朝中文臣的往来,又比如刺探李重进与军中诸多武将的关系。

赵匡胤即将身居节度使之高位,又是郭荣的近臣,甚至还执掌殿前司数万大军,在朝中处于一个极其敏感的位置。

这位置,与先帝郭威造反前何其相似?

高处不胜寒,身居此等高位,赵匡胤已然有了危机意识,他觉得自己必须尽可能掌握朝中文武百官的一切动向,不说谋反,最起码也要保全自身。

所以,一支能够打探朝堂动向的特殊部队就成了赵匡胤的刚需。

这么一支特别且重要的部队,全权交给王仁赡这个外人,赵匡胤有些不放心。

必须要有血亲坐镇其间,赵匡胤才会觉得心安。

而赵家的血脉实在太过单薄,赵匡胤如今稍微信得过的,也就只有亲弟弟赵匡义了。

若是能让赵匡义忙活起来,顺带解决掉他流连妓馆、忽视妻子尹氏的毛病,那就能一箭双雕,岂不妙哉?

王仁赡闻言顿觉肩头压力骤增,连忙问道:“是何等重任?”

赵匡胤用轻松调侃的语气说道:“你也知道,我家那三哥近来有些纨绔,无非是在家无所事事,我想让他也加入斥候军,也好让他有个差事做。”

啊?

太尉要让他弟弟进斥候军?王仁赡骑在马上目瞪口呆,只觉一个头两个大。

光是顶着老上司的压力统领斥候军,就已经让王仁赡压力巨大。

现在太尉还要让他那个纨绔弟弟进斥候军,明摆着就是要让他弟弟来分权,这让王仁赡直接就想摞担子了。

“这”王仁赡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赵匡胤当然看穿了王仁赡的小心思,回过头面露微笑:“你放心,我会叮嘱三哥的,他绝不会妨碍你,你只需在斥候军里给他找个忙点的差使就行,我看就让他管理账务、负责文书往来,他好歹念过几年书,这些差事还是没问题的。”

见王仁赡仍旧有些呆滞,赵匡胤放慢马速,待王仁赡来到他身侧,伸手用力拍了拍王仁赡的肩膀,高声道:“这点小事,我相信子丰你一定能轻松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