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审琦思考问题只会从利益出发,丝毫不会在意人情里短,在他眼里,女儿完美继承了他的性格,那又怎会对与李家的婚事毫无悔意?
这正是安审琦疑虑之处。
安清念面如平湖,淡然回道:“其实孩儿仔细想过,李重进固然丧失了大部分军权,但对安李二家而言,这或许反而是幸事。”
“幸事?”
安审琦不知其意,眉头紧皱:“何以见得?”
“阿爹舍弃山南东道的实权,归顺周朝,为的是什么?”
安清念嘴角含笑,自问自答:“阿爹为的不正是我安家的安宁?若是李重进依然把持侍卫亲军,我安家与其结姻固然门当户对,可却会因此陷入新的纷争。以郭荣多疑易怒的性子,他绝不会真正信任禁军中任何一个将领,每一位执掌军权的武将在郭荣座下都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哪怕是出生郭荣幕府的赵匡胤、袁彦之流也不能例外。
依孩儿之见,这周朝的禁军,往后定会波澜不断,李重进在淮南大胜后交出军权,正可谓恰到好处,李重进在军中建立的威望短时间内不会消散,而且还避免了禁军中的倾轧,若是日后周朝动乱,李重进进可凭昔日之威东山再起,退可在驻地等待良机。
阿爹所忧虑的,无非是李重进失去军权后的地位与阿爹不对等,可周朝地位能与对阿爹对等的武将,又有几人?李重进如今已是郡王爵位,离封王仅有两步,于我安家而言,再在没有比李家更好的姻亲。”
安审琦一边听着女儿的分析,一边在心中琢磨,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李重进虽然丢了军权,但却涨了爵位。
如今,论官阶与爵位,李重进并不差安审琦太多。
说起来,为何安审琦要放弃割据,归顺周朝?
是因为安审琦的身体日益衰退,而周朝的国力日益强盛。
安审琦害怕自己继续割据襄阳,日后会受到周朝的清算,便想着提前归顺,这样不但能落得个好名声,还能捞到一处极佳的驻地用于养老。
事实也确如安审琦预料的那般,他的归顺如雪中送炭,获得了周朝上下的一致善意,他也因此得到了青州这块极佳的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