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

“这样一来,企业的到了名气,带动了销售额,而当地的居民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偏居一隅的凉茶品牌,到销售额超越华夏饮料市场上所有碳酸饮料品牌,其运作堪称经典。”

听到这里徐应龙不由得点了点头,李雪说的通俗直白,经她这么一说,徐应龙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根本就是个白痴,完全不懂。

接着李雪继续说道:“还有就是,企业做慈善还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哦,这个怎么说?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的因素确实很多,但主要还是看产品的质量,和做慈善有什么关系?”徐应龙不解地问道。

“同样和徐总说一个例子,在倭国,所有人全都知道丰田这个汽车品牌,并不是说它是有多么的好,但人们在买汽车的时候会习惯性的买它的汽车。而在日本与美国的汽车竞争中,美国的汽车到日本根本就不是丰田的对手,即便是美国的豪车品牌都不行,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304章 有实力就任性

徐应龙摇了摇头,他对此确实一无所知,他又不是专门搞销售的,怎么可能知道美国车为什么争不过丰田车!

李雪道:“那是因为丰田在日本的慈善做得非常好,它在汽车销售店的周围经常无偿的帮助群众,还举办慈善活动,当时美国的人并不懂丰田是为什么这么做,但到日本与美国的汽车竞争的时候,这种优势就出来了,倭国人就比较钟爱于丰田车,因为在做慈善的过程中,丰田这个名字就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又是国产的,那肯定是买丰田的。所以日本丰田车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它在与美国汽车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所以说,企业做慈善对各方面都是有好处的,对个人来,慈善有关的方面也会惠及到个人,对社会来说,使社会的责任得到减少,而对企业自身来说,又是可能赢得人心的举措,何乐而不为呢。”

到这里徐应龙已经彻底被李雪说服了,单单在销售方面,李雪确实是堪称专家。

“那好,销售怎么做就由你全权决定,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另外我可以授权你专门从企业的盈利中拿出5来做慈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徐应龙道。

李雪大喜,做慈善是她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原本借着这次的东风她想先做起来,规模不需要太大。但是没想到徐应龙不但同意了她的这个提议,而且还愿意拿出企业5的盈利来做这事儿。别小看这5,以李雪的能力不难看出药王酒的价值。多了不敢说,一年几百亿的利润还是可以保证的,5少说也就十几个亿!

拿出十几个亿做慈善,李雪想都不曾想过,没想到徐应龙竟然有这个魄力,着实令李雪又惊又喜!

李雪很清楚徐应龙名下的这些产业,同普通分股份制公司不一样,不管是刀具厂还是现在的大周酒业,都是徐应龙的私人产业。也就是说徐应龙对这些企业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且他做出的决定任何人也不能质疑。既然他答应拿出5的利润做慈善那就一定会做的。

徐应龙是公司的大老板,作出最后的决定之后,其余的事情其实和他就没有多少关系了,因此又叮嘱了王汉生几句,让他加快生产速度,尽快将所有员工都培训好,将酒厂所有的生产线都运行起来,随后徐应龙便离开了酒厂!

离开酒厂之后,徐应龙给屠苟打了个电话,得知他就在钱柜,便驱车前往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