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之前,坐着一个戴着龙绡面具的男子。
两人之间,放着一张棋盘。此时,两人正在对弈。
棋到中盘,荀子看了一眼摆在一旁的墨眉,悠悠一叹。
“当年我被鬼谷所诓,将你带在身旁,教授三月。而后庞煖出山,我急匆匆赶回齐国,以防儒家有变。本在功成之后,想要带你回小圣贤庄。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你终究走上了别的路,成为了墨家的巨子。”
“列国纷争,齐国闭境自守,固能安乐。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这一方土地上静下心来读书的。”
荀子一笑。
“也是。我自己的徒弟都一心想要在这一方天地之中纵横捭阖,又遑论是他人?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徒弟如何?”
“李斯尚好,不过韩非却有大麻烦。”
将子放在了棋盘上,荀子显然有些忧虑,这一子有失水准。
“世人都希望生于公侯之家,富贵荣华一生。奈何,对于韩非来说,这反而是一道枷锁。”
赵爽并没有抓住这一处破绽急攻,却是将攻势放缓。
秦国攻赵失败后,韩王看不清形势,听信了赵使的言论,意图背弃与秦国的盟约,与列国合纵。
只是,赵国虽然连接获得了两场大胜,但是国力凋敝。与秦国的两场大战,并不是赢在国力上的比拼,而是武安君李牧的微操上。
此时的赵国不要说合纵,便是守护好国门,尚且艰难。
秦军伐赵失败之后,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火。正好此时,韩王跳了出来。于是,秦军便将本来伐赵的部署转换成伐韩。
赵国有李牧,韩国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