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页

李信转过头,看了一眼赵爽,有些奇怪。

“可也拖不了多久,需要尽快解决陈地之事。”

赵爽摇了摇头。

“昨夜未败,可我军的伤亡要远比楚军大。此时一动不如一静。若是一动,楚军还会追上来。更重要的是,我军现在的情况比前几日还要虚弱,根本经不了折腾。”

在广阔平坦的中原腹地,楚军有着主场优势。

李信十分为难,经过一场大战,他们延缓了灭亡的时间,可问题还是那么复杂。

“可陈地一天不定,困境便一天难解。”

二十万秦军的问题,还是物资供应的问题。陈地乃是物流运输的关键节点,只有依靠着这条水运大动脉,二十万人马的物资供应才能得到解决。

“我来之前,三川军已经东出,王贲军也已经南下。若是昌平君死撑,也撑不了多久。少则半月,多则二十日,韩陈之地可定。我们的物资还能用多久?”

“昨晚一战,我们从楚军手中得到的物资,还没有筹算,不过算上原本的存粮,加起来估计还能再用四五日。”

“我军攻下的楚地城池现在已经没有了粮食。我来之前,令砀县临近的几个县城征调物资,筹集运送过来,应该能在我们粮草耗尽时赶来,还可再撑一两日。”

相比水运,陆运无论是成本还是效率,都低太多了。

一车的物资,基本装载的只有二十多石的量,可是一艘运粮船,最起码可以装载百石粮草。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船只顺流而下,若是顺利,一日可行数百里,可马车,最多几十里,若是牛车,速度还要更慢。更不用说,牛马都需要粮草喂养,极大的降低了运输粮草到达目的地时的总存量。还有车辆的耗损维修问题,也相当麻烦。

这也是昌平君在陈地反秦之后,秦军陷入危困,李信不得不立刻返军的原因。

因为就算附近的县城还有粮,可依靠陆运,一是时间上太慢,二是能够运送的粮草上限有限,完全无法供应大军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