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曹颙这话显然比刚刚的还要让曹寅眉头紧锁了,说实在话,顺治十一年出生的康熙现在已经五十四岁(虚岁)了,这年纪放在这个时候来看肯定是不小了。

但是因为康熙自幼习武,再加上注重养生的原因,所以两年前他即便已经过了天命之年了,但是看起来也仍然不显什么老态。

曹颙两年前是见过康熙的,所以在两年后再次见到康熙的时候,他才会觉得惊讶,因为两年的时间而已,万岁爷看起来真的老了许多。

“这也正常,毕竟这两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曹寅道,且桩桩件件都是大事,别的不说了,光是废太子和幽禁直郡王这两件事就足够让万岁爷大受打击了。

曹寅作为康熙的得力心腹,自然很清楚这两位皇子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了,两个心爱的儿子接二连三地出事,康熙要是内心毫无波动的话,那么就真的是奇了怪了。

但是如果可以选的话,那么曹寅就希望不正常了,毕竟押宝这种事情别人能做,他却不一定能做,曹寅不由地想起了当初康熙给自己大女儿赐婚给平郡王之后他向他谢恩时康熙曾经对他说过的话。

那时候他说,你待朕矢忠不二,朕自然是清楚的。

矢忠不二的意思和忠心耿耿一样,但是为什么万岁爷当时不说忠心耿耿而说矢忠不二呢?所以他当时的重点是在不二上面吗?

不是曹寅想太多,而是身处在他这个位置,想少一点都不成,而且他自己很清楚,康熙给他的大女儿指了一门这么好的亲事,就是希望他对他更加忠心。

所以道理他都懂,但是站队这样的事情曹寅必须慎之又慎,不仅得考虑自己站的队是不是真的对,还得考虑康熙那边。

康熙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八儿子的一番话,让自己的心腹都忍不住分散了心思,此时他正在头疼立太子的事情。

确实,经过康熙的一番强硬打压之后,朝中的大臣们都已经改了口风,但是他很清楚,他们依然认为东宫位虚,颇为不妥。

而且康熙自己也很清楚,一日不立新太子,一日便人心不稳,但是他真的要重新立一个新太子吗?康熙在心底里问自己。

昔日太子有没有与索额图的余党暗中勾结,蓄意谋害康熙,大概只有天知地知他们自己知了,不管太子有没有谋逆之心,康熙都起了废储之意。

而且就算要重新立一个新太子,那么立谁呢?

头疼头疼,对康熙来说,今天依然是脑壳疼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