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弘历这种孩子都不信。
何况这些人就跟商议好了似的,都在举荐抚远大将军,他的十四叔。
因这是大学士和御史们当朝上书,并非私下谏言,于是不单四爷收到了信儿,连邸报上都明明白白写着,闹得天下皆知。
弘历自然也见了,就有些替阿玛担忧。
可弘历在旁看着,阿玛不但不急着回京,反而不动声色的揽了些可有可无的差事,拖延了回京的时间。
果然等着等着,京里就传来皇玛法把上书谏言的人都发配了的消息。之后阿玛才带着自己准备回京。
弘历觉得自己似乎懂了什么,又似乎陷入了更深的谜团中。
他还记得,有一日晚上,阿玛把他叫了去,罕见的跟他说起了朝上的事。甚至说的就是立储之事。
“当日你皇玛法召廷臣议立储之事,当时满朝举荐你八叔,比这回只是大学士上书,声势更为浩大。可见他为人善笼络人心,你要当心。”
弘历这是不知,四爷是吃足了教训:八爷人格魅力太强,别说那些大臣了,四爷眼见的弘时都被他整的五迷三道的。扒拉了下自己儿子数量,四爷决定,既然要带弘历办差,就要提前给他打预防针,免得来日他被老八骗了去。
弘历生在皇家,虽年龄还小,但也是知道些旧事的。
当年明明是皇玛法先召集群臣,问及立储之事,群臣也只是按着他的要求回答举荐八贝勒。皇玛法却忽然翻了脸,当朝痛斥八叔卑贱阴险,反倒是又把废太子放了出来,复立太子,这一系列操作可谓把群臣搞得想死。
之后皇上更再次召集大臣,非要审问出来是谁首倡此事的。
于是朝上一片动荡,许多人开始趁乱咬人,有说张廷玉的,有说阿灵阿的,有说佟国维的,最后不知道怎么搞的,把人家富察家的马齐扯了进来,还搞得罪状齐全。
康熙爷当时正在气头上,直接拘禁了马齐判了个死刑,好在后来审明白了,才将人放出来。
可怜马齐差点来个地府单程游。
“张廷玉和马齐都是有能为的臣子,扯进这些事里也是倒霉。”四爷蹙着眉,对儿子道:“这些年朝上为了建储之事,不知耗了多少精力,若是将这些精力都拿来做实事,也不至于……”也不至于这政策还推行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