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

如若贵妃能听到此时宋嘉书的心声,只怕就要引为知己。

此时她正蹙眉对寿嬷嬷道:“嬷嬷不必劝我了,我主意已定。”

只见寿嬷嬷急的脸憋得通红,连着白发都被自己的脸映的发红了,可见焦急:“我的娘娘唉,你怎么这么实心眼!连这件事都不争呢!”

“难得今年十一月大将军在京,等明年大将军回了青海,又不知得几年才能回来呢,再没这样好的机会了!”

寿嬷嬷早把屋内旁的宫人都撵了,只有她自己跟贵妃说机密话。

“且这事又不是娘娘去求母家的,是大将军主动提出来的,必是十拿九稳——这朝上还有谁比大将军更明白皇上的心?”

寿嬷嬷所说,乃是年羹尧要上书皇上,为七阿哥请命代祭之事。

如今已是十月份,待进了十一月,皇上又要选一位皇子去代祭景陵了。

礼部已然递上折子,请皇上择皇子。

年羹尧自然想着要推自己的外甥出头。

提前让夫人入宫传信儿给贵妃,是想跟妹妹通个气:他在外头为七阿哥使劲儿,妹妹作为得宠的贵妃,在内里也要下功夫,最近多教七阿哥些礼仪之事,让七阿哥在皇上跟前好好表现。

他是没想过贵妃会不同意的。

寿嬷嬷自然也没想过。此时喜滋滋的想跟贵妃讨论这件大喜事,见贵妃居然不肯,甚至要让人传话出去,不许兄长上书,寿嬷嬷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娘娘!四阿哥已经去代皇上祭祀一回了,若今年再去,岂不是更增资历?咱们七阿哥处处都比他强,唯一差在一个年纪小上……”

年贵妃打断:“嬷嬷也知道福惠的年纪小吗?”如今福惠也才五岁,如何能去完成祭陵那一系列繁琐的工作。

寿嬷嬷在这件事上完全跟年羹尧保持高度一致,跟贵妃脑回路连接不能,此时苦口婆心劝道:“这礼制都是礼部定好的,大将军也打听过了,当时四阿哥去,也只是按照礼部的规章一一做下来,每一步都是礼部的官吏引着,主祭的不过走个过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