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帮到您的话,那将是我的荣幸,”艾琳娜回答,“但是我很难理解您的想法…研究手上的茧子,您是社会学的研究学者吗?”
“不,”福尔摩斯否认道,“只是为了一点个人的兴趣。”
艾琳娜耸了耸肩,她并未在意这段火车上的插曲,很快就将其抛至脑后。
带着自己的行李,艾琳娜骑着自行车问路后,四处寻找那个熟背的地址。
感谢运气,她发现了一辆会在贝克街附近停留的公共马车,那委实省了艾琳娜不少力气。车上喷了鲜亮的漆来招揽顾客,艾琳娜凑近看了看,马车的檐壁还雕刻着圣经中的故事。
马车夫驾驭着三匹精壮的马,艾琳娜上车前摸了摸这个搭建了基础车架的材质。
上面有些钢铁的冰冷感,不过艾琳娜大致算了算,应该还是木头占了主流(因为纯铁的车架不会太轻)。
公共马车似乎就是现代的公共汽车的雏形,实际上艾琳娜清晰的记得,现代的伦敦仍有不少双层巴士在各个街道停留。
她付钱后将箱子与折叠好的自行车托放在一层的后侧看守处,自己则是沿着阶梯爬到了二层,有些新奇的看向周围的环境。
偏远的乡下是决计没有这种马车的,实际上家中自用的马车也比较简单。
家中的马车简陋又朴实,比起木头制成的华丽车架,反倒是更像现代意义上的脚踏三轮车。
艾琳娜有些稀罕的左瞧瞧右看看,她实在是觉得有趣极了。
虽然座位的体验感比私人马车差一些,但是这种高度委实让人感到愉快。
她甚至已经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时常来这边坐坐,顺便对伦敦的建筑来点室外写生了。
时至傍晚,贝克街221b门上的环被轻轻叩响,落日的余晖照在来客的身上,洒下一片灿灿的光亮。
那是一位拥有红棕卷发的年轻小姐。她将自己的自行车放在门边,提起行李箱,戴着皮手套的双手紧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