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真快步才能追上他,看周围的人越来越少,诧异道:“喂,喂!罗仙师,你不是要渔鼓道情吗?”
走到无人的巷子里,罗公远终于停住脚步,气定神闲道:“是啊,就在这个地方。”
李妙真:???
她错了,神仙也是要面子的。
巷子很窄,左边是民舍右边是黑水沟,也最多只容两人并肩走过。罗公远随意找了块石头坐下,从袖中取出渔鼓。
自他的容颜长大几岁后,愈发显得丰神俊逸,器宇不凡。李妙真听说神仙可以随便变幻相貌,他们所选择的相貌,和心境有关。
罗公远着身道袍,他将渔鼓抱在怀中,开始本正经的用道教经韵吟唱张果教给他的诗:
“修成金骨炼归真,洞锁遗迹不计春。”
“……”
然而,他唱得平淡无奇,李妙真甚至有些昏昏欲睡。最后,唤醒她的并不是罗公远,而是路人丢下了枚开元通宝。
铜板落到石头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俩人面面相觑,非常尴尬。
“有感应吗?”李妙真问。
罗公远迷茫摇头:“要不,我再唱遍?”
“别,我试下。”李妙真看附近无人,脑海里忽然蹦出了个绝佳的主意。道情嘛,并不定是唱道家经典,也可以是诗歌!
那么,改编的口水歌应该也行吧?
她兴致勃勃地接过渔鼓,想了想,拍着渔鼓,用欢快的语调唱道:“老渔鼓,带带我,我要找大锤。老渔鼓,听我说,我想找大锤我从茅山来淄州,我来这里找大锤。阿里里,阿里里,阿里阿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