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一向和赵氏不和,尤其看大房的梨花不顺眼。
主要是梨花作为同辈里面的长孙女,太有心机,家里的长辈们都被她哄得团团转,挤的孙氏生的二孙女杏花没处站,跟个家里的隐形人似的。
偏偏杏花只比梨花小了一岁,眼瞅着也到了快说人家的年纪了。
平日里吃穿比不上梨花没啥,谁让人家会卖乖,动不动就吃不下饭,动不动就身子不舒服了。
家里人,尤其是那男人们,就跟眼瞎了似的,看不出来这梨花是装的,个个有啥好的都留给梨花。
孙氏虽然时常眼红,但也没别的想法。
但这说人家可不一样了,那是关系到闺女终身的大事。闺女性子闷,她这个当娘的就得站出来替她争。
先是说人家。本来呢她们家是林家村的村长家,那按照条件来说是村里面一等一的人家了。到时候媒婆上门来,给说的人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杏花吃亏就吃亏在年龄上了。她不光在家里长辈心里没有梨花讨巧,那年龄上也没有梨花大。
到时候挑起人家来,肯定是梨花先挑,她定下来了,剩下的才能轮到杏花。
要是两人差个三五岁吧,那孙氏也不会着急。但是就差了这一岁,那说亲的对象肯定就是在一个范围内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再这样下去,杏花到时候就要捡梨花挑剩下的。
这让孙氏如何能乐意?
再一个,就是嫁妆的问题。
他们家里虽说条件在乡下人家算好的,但是也有限。而且都逃荒出来了,原先的田地房舍再跟他家没了关系,以后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