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还是第一次亲身踏上这片土地。
摩洛哥被誉为“北非花园”, 高耸的阿特拉斯山阻挡在国土和撒哈拉沙漠之间,这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七月初的温度也不过只是20摄氏度上下。本来夏季少雨,不过就好像预感到节目组要来一样, 前两天十分难得地下了雨,给干燥的空气平添几分润泽。
节目组这轮只安排了四个集合点, 分别在“红色之城”马拉喀什, “大西洋新娘”卡萨布兰卡,“皇城”拉巴特和“蓝色小镇”舍夫沙万。这四个集合点让观众能自如地欣赏到北非花园的万般风情,但对分身乏术的选手来说就只能干看着其他城市眼馋了。
詹妮弗被分在第一个集合点。
从下飞机开始,沿途看到的便全是红色和赭色,所有建筑都带着一股浓郁的异域风情。
开车的司机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英语, 但显然是常常接待游人, 在交通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还能载着她熟练地在几个古老的景点外穿梭。他们从德吉玛广场外绕行,将千年以来不变的喧嚣抛在身后。远远能望见库图比亚清真寺。据说当年雅库布·埃勒·曼苏尔在制造它时往塔顶融入了近万袋名贵香料,使整座清真寺散发着独一无二的香气,所以人们又叫它“香塔”。
当晚下榻在四季酒店, 这种优越环境就像中世纪上断头台前的最后一顿饭,让詹妮弗心里大呼节目组“用心险恶”。
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所有选手都在酒店不远处的梅纳拉花园集合, 工作人员提前数周在此处架起了七八座临时建筑,一部分用作监控选手状态的大本营,一部分用作后勤医疗, 最后一个是体检中心。
选手们按照惯例在体检中心报道、录入、体检。说是检测,其实也就是走个流程。谁都知道为了公平起见,所有进入第三轮的选手都注射了小剂量的黑熊药剂,三个月过去几乎个个都在状态巅峰。
詹妮弗看着工作人员在检查证明上敲章,然后从边上的柜子里取出一个橙色的生命环。
她的眼神微微定格——橙色。
头两轮大家戴的都是中规中矩的白色生命环,这次发的却是橙色。再朝柜子里一看,所有的设备不是橙色就是红色、褐色,前一个走出去的选手佩戴的还是黄色。一下子从一片白变成五颜六色,颇有种欲盖弥彰的意思。
虽然工作人员再三解释颜色改变是因为生命环升级,而且每个人分到的颜色都是随机的,但詹妮弗心里已经认定这和爬虫药剂有关。她不动声色地把设备扣好,拿着选手证转向下一个后勤地点。
后勤部门按老规矩准备了衣服和背包。
第三轮分给男选手和女选手的都是宽松的裙袍,这种直筒状的白色长袍能有效形成通路散热,加上冲锋衣外套、长头巾和魔法头巾,差不多能应对四五十度的恐怖气温。再往下是连到小腿的厚袜子和沙漠徒步鞋。寻常徒步鞋会在行走时不断渗入细小的沙子,到最后除了把网布剪断之外没有别的办法,特制的鞋则没有这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