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接过来一看,“无一错漏。”
卫其轩点头,“也就是说,在这些时间地点,确实有一人去兑换了金子,和购买了东西,并送到了柳府。但这人一定不是卫荣!”
“何以见得?”刑部尚书询问道。
“回大人,初三上午,卫荣确实出过门,不过去的不是票号所在的西街,而是从东门而出,去了庄子上。现在是初春,庄子里需要安排种植等事务。学生的妻子想在庄子上种植一些不同的作物,于是安排人去和庄头回话。这项任务一直是由卫荣负责,因为内子性情跳脱,想一出是一出,所以传话的时间不定,卫荣可能不记得,但二月初三正是他去庄子上的时间。这个可以传庄头来回话,学生知道庄头识字,并且会把主子的交代记录在纸上,标上日期,然后一遍遍翻看。因此只要大人派人去问,一定能知道,卫荣初三必定去了庄子。庄子由东门出,一来一回,时间很紧,堪堪在城门关闭前回京。所以卫荣一定不会出现在西城的票号。”
要知道兑换金子也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大宗的金子,不仅需要各种手续,还得一遍遍查问,不花费一上午,是办不好的。
所以这时间肯定冲突了。
此话一落,卫荣脸色聚变。
然而卫其轩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开口道,“初四一整天卫荣并没有出门,因为内子一向有个习惯,那就是让下人奔波一天了,第二天作为补偿,就是放假的时间,可在府里做一点轻松的活计。初五卫荣是下午出门的,去找中人看房子,因为内子要置办商铺。这个可以找中人问询。至于初六,也是一整天没有出门。”
“你,你胡说,你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没出门?府里那么多下人,你怎么可能记得住。”卫荣脸色发黑,嘴唇都是抖的,可还是强装发问。
“不错,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卫举人,可有证据?”刑部尚书问道。
“回大人,内子进门后,给府里定了一规矩,出门和回府都必须登记按手印。还要写下出门要去哪,干什么。内子称,这是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