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是一个聪明人,在没有探明洪荒的态度和能力之前,她绝不会擅自将衣柜交给当权者。
说实话,姜棠对国家的信任让女娲有些吃惊,她一向厌恶当权者——这并不是由纣王带来的心理阴影,他还不配成为女娲的心理阴影。女娲之所以有如此态度,是因为她冷眼旁观了诸多事件,从第一次天地大劫龙凤争霸到第三次天地大劫封神之战,怎么说呢……她实在是看腻了。
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却拥有差不多的开头、差不多的过程、差不多的结尾,实在乏味,慢慢的累积成了女娲的固有认知。
当然,如果人界此时的当权者真的如姜棠潜意识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好,也不是不可以合作。
女娲思索了片刻,回想起姜棠匆匆出门的举动:“人类对知识的渴求超乎我的想象。”
她托腮看了一眼水镜,微微一笑:“洪荒与人界的融合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人界那边的出口只有一个,暂时不可轻举妄动。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世界的连接范围必然会一步一步扩大,届时恐易出乱子。杨戬,你现在就去人界,试探它的虚实好恶,顺便……在正规的程序出现前,帮助我的孩子们镇压洪荒而来的异兽等,以防它们作恶。”
除了从洪荒过去的异兽,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需要注意,首当其冲的是人界灵气复苏后十大阎王殿的重启,随之而来的是城隍、土地、灶王爷等依附于人类信仰诞生的神灵新生。
想到这里,女娲悠悠叹了一口气。
她成圣与人类脱不开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她与人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仅凭肉体,人类在洪荒众多生物中着实弱小,但在与洪荒分离的这数千年间,人类凭借独特的创造力和智慧走出了另一种发展道路。
杨戬拱手:“是。”
女娲指尖轻轻滑过水镜,水镜里的主角骤然一变,从姜母换成姜棠:“我对人类的知识有些兴趣。在人界,总要有一个正当职业,你就去学堂读数天书吧。”
杨戬扫了女娲一眼,淡声应道:“是。”
“好了,去吧。”女娲一抬手召唤出一个漩涡,目送杨戬消失后,她眉头一蹙:“忘了让他多加伪装了!”
她眼皮一跳,伸指点向水镜,看到杨戬如旁人一般短发长袄,方才拍了拍胸口。
道祖鸿钧有六徒: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接引、准提,师徒七人是洪荒仅有的七位圣人。
老子神神在在,元始目下无尘,通天教主跳脱活跃,三人并称为“三清”,乃盘古大神清气所化,跟脚不凡。三清本该同气连枝,却因为理念不同发生剧烈冲突,并直接引发了第三次天地大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