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竹牍竹简都是以笔墨书写,杨一眼目不能视,自然摸不出笔墨的痕迹来。
周老拿起一根竹牍,细细看着说道:“确实是金文注解,如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一般,此竹牍无论是否完整,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其意义非同小可。”
杨一眼转向唐豆,冲着唐豆喝道:“臭小子,还不赶紧笔墨伺候,让他们两个赶紧将这些竹牍上的内容抄摹下来。不知道自然光线和空气都会对竹牍产生破坏么?”
秦彦培也在一旁点头说道:“你要赶紧去定制一批全密封的有机玻璃盒,等回头竹简放进去之后要充以氮气加以保护,还有,这些这些竹简一定要脱水处理一下,最好用冷冻除湿法。周校长,这里距离黄浦最近,你有没有办法找些专业人员过来处理一下。”
周老点头说道:“复旦大学物理实验室可以进行冷冻除湿处理,我马上安排。”
三个老头如临大敌一般的紧张忙碌起来,而一旁的唐豆则是目瞪口呆。
至于么,这一堆破玩意全都是我杜撰出来的,如果你们想要的话,回头我给你们整几吨过来。
唐豆想到了自己空中别墅中那一大堆从曹操那儿搬回来的书简,忍不住一阵头疼。
那些书简如果都需要如此处理的话,那自己岂不是要忙死?
第318章 二蛋爸的心事
为了这一千多片唐豆认为一文不值的竹牍,唐豆整整被三位老爷子使唤了一周的时间,悔的唐豆肠子都青了。
早知如此,自己还不如让华佗安排人用蔡侯纸抄摹呢,非得要别出心裁搞什么竹牍,这回倒好,一周的时间自己可以做多少事,这一回全被这些竹牍给搭进去了。
三位老爷子根据竹牍上记载的金文以及小篆的注解,很容易就将那篇周昭王姬瑕开国之鼎上的铭文整理了出来,连以前一些翻译的不太准确的地方也进行了修改。
这件事儿还没有结束,三老象征性的征询了唐豆的意见,由周老执笔在官方性质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周昭王时期法律文献解读》,一石激起千层浪,文化部所属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都找上了门来,拉关系套近乎,想要从三老手中拿走那几张原始拓片作为馆藏。
这两家文化部直属部门都找上门来了,唯独最应该前来的故宫博物院一点动静没有,看来关荣飞是不愿意再跟秦杨两家扯上一点关系了。
三位老爷子烦不胜烦,给唐豆下了死命令,要尽快将博物馆建立起来,只要博物馆建立起来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再惦记他们手中的这些宝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