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页

造反,除了造反别无他途。

唐豆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好皇帝,出身草根,了解民间疾苦。

朱元璋在位期间,轻赋税,鼓励农民归耕土地,提供耕牛农具奖励垦荒,并免除垦荒农民三年赋税,大搞屯田建设,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迁徙富民,打压豪强,下令解放奴婢,严惩贪官等等。

经过朱元璋不懈的努力,明朝初期的社会生产这才逐渐从蒙元的掠夺性占领中恢复过来,在历史上,史学家们对于朱元璋执政这一段时期称之为洪武之治,也被称为洪武盛世。

在朱元璋时代,国家黄册用来征收田赋的土地高达八百万顷之多,比清朝康乾盛世的六百万顷要高得多,使得整个明洪武时期百姓充实,府库衍溢。

史学家们对于洪武之治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唐豆才会如此不惜血本的想要帮助朱元璋把大明朝建立起来。

不过唐豆选择的这个穿越时间正是朱元璋最为穷困潦倒的时候,而朱元璋又比他小了好几岁,他再有这么一个伪神仙的身份,令他对朱元璋这位值得尊敬的开国皇帝实在是尊敬不起来,打打闹闹间竟然感觉如同带了个小弟一般。

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唐豆童鞋把朱元璋当成小弟了,这事儿足够唐豆童鞋在睡梦中把自己得瑟醒好几回的了。

唐豆从浴缸里爬出来,四仰八叉的躺在大床上美美的睡了一大觉,醒来时依旧是浑身酸疼,不过精神却已经振奋了起来。

唐豆分别给杨灯猛子罗祥他们几个人打了电话过去,调整好时间轴,噔的一下穿越到了苏东坡那里。

三天的时间,宋哲宗赵煦已经是奄奄一息,经过参知政事苏东坡苏大人的“不懈努力”,两宫皇太后已经指定赵煦万一有不测的话,由端王赵佶继承大宋大统,成为大宋的下一位皇帝。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满朝文武无不跌落了一地的眼珠子。

这几天赵煦身体欠和的消息已经不再是一个秘密,那些有望继承大统的亲王们早就已经开始活跃了起来,拉帮结派,四处搞串联,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大宋的江山竟然会传承到丝毫不引人注目的端王赵佶手上。

在这个敏感时期,苏东坡自然不会在府中坐等消息,端王赵佶为了避免其他亲王猜忌,也不会到苏东坡府中来,他们二人都在宫中忙碌,已经有两天没有回府了。

唐豆怡然自得的坐在苏东坡的书房里,享受着苏东坡的小茜夫人精心为他准备的膳食,一边赞不绝口的夸奖小茜的手艺,一边等候着赵煦驾崩的消息。

酒足饭饱,小茜亲自动手收拾好桌子,马上给唐豆泡来了一壶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