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

谢安笑道:“求之不得。”

谢安挽起大袖,细细的研出了一砚好墨。

王羲之哈哈一笑,说道:“不够不够。”

你不是说我作的四言诗寥寥数句是在应付么,我就作一首长篇大作,不过却要累你亲手为我研墨了。

王羲之意气风发,手执狼毫挥毫泼墨,在蚕茧纸上落笔写下:“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王羲之一边书写,口中一边吟咏着,越写兴致越高,转眼间已经写满了三张蚕茧纸,谢安研好的那一砚墨已经见底,王羲之依旧没有收住笔势的意思。

谢安呵呵笑着赶紧另研了一砚墨,他跟王羲之私交甚笃,熟知王羲之的脾气,他知道王羲之必定是因为刚才唐豆那一首《陋室铭》而被激起了好胜之心,想要做出一首同样能够传世的佳作来。

已经换过第四张蚕茧纸,王羲之终于吟诵着写下了最后一句:“……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王羲之掷笔于案,呼出了一口大气,脸上却并无多少的兴奋。

人们轰然叫好,王羲之这首五言长诗共二十六句二百六十字,其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不过也只能说这首诗作的中规中矩。

不过王羲之的名声却并非是因为他的文采,而是因为他的书法,他这首诗刚刚作罢,就已经有人想要开口向他讨要了。

王羲之有些意兴阑珊,今天作出的这两首诗算得上是他平生的佳作了,可是这两首诗跟唐豆的那首《陋室铭》比较起来,意境上相差甚远。

唐豆那首《陋室铭》可以传世,而他这两首诗却只能传时。

传世、传时,相去甚远……

唐豆也跟着人们一起叫好,两个巴掌都拍红了。

亲眼得见王羲之挥毫泼墨,这眼福世间几人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