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酒杯,魏无忌笑呵呵的冲着唐豆问道:“唐公子有话但请直言,只要无忌能够办到的,必定不辱所命。”
唐豆一笑,望着魏无忌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在下听闻安釐王手中有一套《竹书纪年》,在下想要向无忌公子讨要一卷副本。”
听到是这件事,魏无忌哈哈的笑了起来:“这是小事,我此来咸阳路途寂寥,也曾带了几卷书随行,这《竹书纪年》恰恰就带来一套。来人,将《竹书纪年》抬上来,赠予唐公子。”
下人听到吩咐急忙退下,不大的功夫,两名健仆用扁担抬着一个书箱颤颤巍巍的走了进来,将书箱放在了大厅正中。
魏无忌笑呵呵的站起身,冲着唐豆邀请道:“唐公子,请来看看你想要的是不是这卷?”
唐豆欣喜的离席而起走到书箱前,魏无忌伸手打开书箱,书箱内摆满了竹简,怕不有百卷之多。
魏无忌伸手拿起一卷,看了一眼,笑呵呵的递给了唐豆:“唐公子请看。”
唐豆压抑着心中的激动展开竹简,草草看了几眼竹简上的内容,就笑着冲着魏无忌拱手道谢。
唐豆也没有料到竟然这么容易就得到了《竹书纪年》,这可是三位老爷子梦寐以求的宝贝呀。
第760章 落叶归根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迄今为止我国所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于西晋咸宁五年被盗墓贼不准从魏安釐王墓里盗出,晋武帝司马炎非常重视,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翻译竹简,可惜正本在永嘉之乱时散佚。
在唐玄宗以前,此书的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可是在经历五代之后,连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在北宋年间修撰的《崇文总目》中竟然连《竹书纪年》的名目都没有保存下来。
在明朝中期出现《竹书纪年》刻本,不过被后人考证为明嘉靖年间天一阁主人范钦的伪作,毫无参考价值。
据记载,《竹书纪年》一共十三篇,记录了从夏朝禹帝到魏襄王之间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一共记载了89位帝王、1847年的历史,如夏启杀伯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等等,对与研究先秦史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这么重要的文献资料,竟然在战火中散佚,这令三位老爷子一直耿耿于怀,在他们列给唐豆的那张单子上,《竹书纪年》被排在了前十的行列之中。
唐豆听说魏无忌来到了咸阳,他想到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得到《竹书纪年》,毕竟这卷书是从安釐王的墓里盗出的,以魏无忌在魏国的地位,他想要得到此书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