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湘莲这人,样样都好,讲义气,重情义,武功高强,唯有一点,就是比较冲动,除了柳湘莲的性格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柳湘莲一直都是一个人,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心中没有牵挂,自然任性妄为。

薛蟠如今给他套上一层羁绊,有了牵挂,相信他今日后不会那么冲动。薛蟠故意点明薛太太对他婚事的关注,如无意外,这一世应当不会再发生像尤三姐那样的事情了。

第22章 请先生薛蟠攻读四书 伴读书宝钗化名薛虹

许升之前被薛蟠派出去找一个好点的教书先生,薛蟠本来想找一个进士或者举人,谁知这些人一听,是教一位商家的公子,都不愿意,他们还想自己备考,或者去官家教书,以后有一份香火情,重新走仕途。

许升无奈,秀才倒是找了好几个。许升最看好一个姓陆的秀才公。这秀才公已经年过半百,妻儿早逝,他自己考举人屡试不第,后来开了私塾,教蒙童学习。据说,教的还不错。如今他缺钱,因为要供自己孙子读书,薛家给的钱多,就决定来薛家教书,就是提出一个要求,是带着孙子陆安一起,许升答应了。

今日许升将陆秀才请来,薛蟠带着柳湘莲一起,听陆秀才讲课,试课。

薛蟠将《论语》《孟子》都读完了,囫囵吞枣的背诵了,根据字面意思,薛蟠释义能猜个八、九分,就是不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如果文中用典故的话,他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陆秀才问过薛蟠的学习进度,知道不能将薛蟠和普通的蒙童一般对待。今日试讲,他有意显显自己的本事,挑了《论语》中最难的一章,《论语·乡党》。

陆秀才将《论语》讲的妙趣横生,旁征博引,典故引申穿插其中,薛蟠和柳湘莲都听住了,他们仿佛不是在学习《论语》,而是在听故事。

陆秀才讲完,薛蟠对他非常满意。许升说了陆秀才的要求,薛蟠同意了,不过就是多一个读书人,就是再多十个八个,薛家也供得起。

不过薛蟠让许迁再去查查陆秀才的底细。能将论语讲解到这个地步,怎么连举人都没有考上?只要陆秀才没有大的问题,薛蟠就决定留下。

晚上,薛蟠去看薛太太,看见宝钗在灯底下绣花。

“宝钗,你绣的什么?”薛蟠好奇问道。走到近前一看,才发现宝钗绣的是一片竹林,捏在她手中的针特别小,线比头发丝都细好多。

“你绣这个干嘛?”薛蟠拿过绣棚,问道。

“哥哥读书了,我给哥哥绣个笔袋。”宝钗答道。

薛蟠一阵感动,自家的妹妹果然是最可爱,最贴心的。不过,薛蟠看看那针那线和栩栩如生的竹林,感觉绣东西真的好难,比读书写字还难,而且费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