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对答如流。连续几个问题,薛蟠回答的都没有任何问题,看的出来基本功十分扎实。

林如海起了一丝兴趣,从《大学》中取了一句,问道:“此意和解?”

薛蟠明显还没有学到此处,思索了片刻,根据自己的猜测答了起来。林如海听着,薛蟠答得释义不是特别准确,但是答出了一丝新意。

林如海兴趣更浓,直接问道:“对江南的盐政,你如何看待?”

这种问题,属于策问的内容了。而这题的难度,已经可以拿到会试上面去了。林如海是巡盐御史,时常思考最多的就是盐政,这一段时间,想的更多。因此也是一时兴起,才问了出来。

薛蟠头上的汗都出来了。这题不好答,不仅是难,更在于考校自己是林姑娘的父亲,而其如今的官位是巡盐御史。

他不仅要答得好,而且要和林大人的观念一致才行。

最后,薛蟠还是一字一顿的说道:“专商积弊,迄未革除,各省盐务,纷乱如丝,国课民生,交受其困。”(注2)

林如海看着薛蟠,脸上不辨喜怒,良久才叹息道:“过刚易折,以后万不如此。”

薛蟠在心中长出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赌对了,林大人没有生气。

林如海看着薛蟠,爱其才,敬其德,甚至动了收徒的想法。

不过林如海想了想,就作罢了。

如今他的身体不好,还想多陪陪黛玉,和黛玉享受天伦之乐为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教导徒弟。这是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他如今正打算搜集甄家的罪证,为黛玉求一个将来。而薛家和王家贾家关系匪浅,贾家又和甄家联络有亲。因此,在这关键时刻,林如海也无法完全信任薛蟠。师徒关系有如父子。既然这样,还不如不收。

林如海想着这些,也没有了一开始的精神头。

林如海将书拿到手上,说道:“这套四书五经,是我科举所用,上面的注释,多是我学习的一些心得,如今你既然喜欢,就赠予你,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如此大礼,晚辈不敢受。”薛蟠忙推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