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林如海打算的好好的,但是没有想到在黛玉这里出了岔子。

黛玉是知道他的打算的。可是黛玉看着他的身体情况,如今怎么都不愿意离开扬州。黛玉知道,她走后,这就是永别了。可是她不愿意自己爹爹去世的时候孤零零的,连一个守孝的孝子孝女都没有。

黛玉趴在林如海的床前哭道:“爹爹,你就让我留下来陪你最后一程。我如果这个时候走了,这一世都不得安稳。而且,如果我这个时候走,不合常理,甄家会起疑的。”

好吧,黛玉说服了他。

其实他自己是无所谓的,人死如灯灭。鬼神之说,他向来不信。不过林如海看黛玉执意如此,也就改了想法。如果这个时候,自己真的逼着黛玉走,估计是她永远的遗憾了。

林如海本来打算再撑半年的时间,不过如今自己的身体情况好像撑不了。他能感觉到,自己慢慢失去了生机,就仿佛被掏空了一样。

而且,自己的死也有一个好处。

自己和甄家无冤无仇,以前相处的还行,甄家监视自己,一是因为自己的官位职责,二是害怕自己靠举报甄家邀宠。等自己去世,黛玉是个女儿家,甄家自然没有再怀疑林家的理由。到时,所有的监视都会放松。

既然如此,对待薛蟠的问题上,就要换个方法了。

如果黛玉要给自己养老送终后再走,而薛蟠要在黛玉走后再出发,那时薛蟠自然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死讯了。

这样的话,就不能用黛玉的婚事来引着薛蟠做此事了。等自己去世后,黛玉的婚事,于薛蟠,已经不是什么好事了。而且,提都不能提一句,以免薛蟠以为,林家要赖上他,弄巧成拙。

林如海也算和薛蟠接触了好几年了,看的出薛蟠此人很重情义。如此,自己只能用情义来感化薛蟠,让他帮自己做事了。

如今不是见薛蟠的好时机。自己和薛蟠非亲非故,临死前见他,别人会猜出自己托付了他什么东西。还是等自己去世后,等薛蟠过来祭拜的时候,书信转达吧。

到时甄家的监视不严,怎么拖住薛蟠,让薛蟠在黛玉走了之后才出发,这些事就交给林平做吧。

林如海给薛蟠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写了很多肺腑之言。

在信中,林如海解释道:自己上次拒绝婚事,并不是不喜欢薛蟠,而是自知不久于人世。自己还是很欣赏薛蟠的。如今,祝福薛蟠以后能娶一个贤惠的妻子。对于薛蟠的学习情况,用心指点了一番。将家中自己关于科举方面的所有书籍,都送给薛蟠了,希望薛蟠能考上进士,金榜题名。京城礼部尚书是自己的同年,当初交情不错。薛蟠去京都求学不易,自己正好有一封信要给礼部尚书,希望薛蟠帮忙带给礼部尚书。以后薛蟠有事情,也可以找礼部尚书帮忙。

林如海将一切都安排好,看着床前的黛玉、贾琏、林平、林安,突然觉得黛玉说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