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过去好几个月,当第一批作物成熟时,百姓们的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笑容。
特别是土豆与红薯,花费的精力远不如小麦、水稻那么多,可产量特别喜人。更可喜的是,做出来的食物非常美味,给日常饮食增添了不少新鲜感。
与此同时,在机器制造方面也有了进展。
自行车已经制造成功,只不过产量很低,只在京城小范围内售卖。每次一上市,都一抢而空,而骑着自行车上街也成了时髦与身份的象征。
除此之外,纺纱机与织布机也研究成功了,主要是小凌赠送的资料很详细,只需要照着做就行。
这两种东西一出来,可是大大提高了纺纱织布的效率。
只不过售价太贵,很少有人买得起。
康熙索性转变思路,开设了皇室产业,由皇室购买机器,然后招人做工,发工资。
这个思路,完全是根据未来世界学的。
也有一些嗅到商机的商人也开始了行动,不过康熙规定每位商人购买的机器数量不得超过十台,以此遏制布匹被私人把持,哄抬物价。
不过,最近京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建筑。
工部在西边划了一块地,用来修建高层建筑,据传至少会修建十层,高达三四十米,到时候会成为京城中最高的建筑。
至此,衣食住行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上至康熙,下至黎民,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而随着各种商品上市,康熙终于开始赚钱了,户部详细计算了一下,光是滑板、自行车、纺纱机、织布机、布匹等等带来的收益,就超过三十万两银子。
即便分给朵朵三成,康熙也还能拿二十万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