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丙语气平和道:“他年龄尚小,不懂事非,需耐心教导。李总兵若是只知道一味责罚,那他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

李靖心平气和地应允,敖丙却看出对方八成没有听进他的话。

敖丙叹息了声,罢了,他一外龙也不好插手别人家务事。

他想了想,又变出了一筐生红薯交给了李靖。

“我与子升是好友,他自然希望他处的粮食越多越好,我给你变出一筐也无妨。切莫要再责罚孩子了。”

李靖见又多了一筐粮种自然是喜不胜收,听到后半句他深邃的眼神跳动。

——

秋收过后,朝歌的百姓便彻底闲了下来。

今年他们大丰收,囤积的粮食莫说是吃一年,哪怕是两年也足够他们吃得饱饱的了。

更何况他们将朝歌能开辟的农田都开辟了,即便没有几个月前的那场神雨,他们的收成也是只高不低。

或许是有了底气,人们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层面的满足。

渐渐地,朝歌的商人也多了。

他们一半来自于本地,用于售卖一些如桌椅碗盆等常见但家家都缺的东西。

不知何时,外地商人由少变多,朝歌城内到处都可以看到贩卖稀奇之物的他乡人。

城中热闹了,但最热闹的莫过于灯台附近。

子升当初能选在这里建灯台,一是因为在城中心,二是因为这里有一大片空地。

因为这里人流量比较大,所以许多商贩都会选择在灯台下面经商。

子升想了想,连夜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他准备在灯台附近打造一条商业街。但不能在灯台下面,否则会影响孩子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