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光棍了大半辈子,人有一把的力气,可惜爱挥霍,脾气又不好,动不动爱打人。谁人都知道老王是个火坑,都不愿意将女儿嫁于他。
因此老王家中有些粮食,但几十年来家中也只有他一人。
后来大荒,有一寡妇实在活不下去了,于是带着儿子嫁给了他。
果不其然,自那日后老王家中时而传出东西被砸碎的声音,男人破口大骂声,妇人与孩童的哭泣声。
妇人的小儿子五六岁大,人们见他时,其胳膊上的紫青瘀伤怎么也遮不住。
又过了一两年,朝歌有了学堂,因为不怎么要学费,再穷的人家都会送孩子去上学。
可那小儿子却被困在家中,终日为家里当牛做马,小小年纪便做着各种家务。
邻居问老王怎么不送孩子去上学?
老王本事不大又爱面子,他指着为家中洗衣的孩童嚷嚷道:“他脑子笨!能学什么?去了也是丢人现眼的东西。”
邻居表面上应和,背地里却讥讽道:“我瞧那孩子眼睛有灵气,是个聪明的,他怕不是怕孩子走了以后少了人给他洗衣做饭。”
许是老王有了家庭,他不似当年那般勤快了,整日懒在家中靠着娘俩养活。
眼看家中米缸见空,老王便踢着小儿子去采草药赚粮来养活他。
这下倒好,商王的福辉照到了孩子身上。
没有想到这孩子竟比一般人聪慧,他只是去医馆看了一眼,竟记住了绝大多数草药的模样。
第二日他采了满满两大筐,里面有几十种药材,无一株采错,最终换了100斤粮。
老先生见状觉得稀奇,于是将孩子拉来说话。
他随便跟孩子唠了几句,没想到孩子过目不忘,他说的每一句话孩子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先生“咦”了声,他兴致来了,当着孩子的面念了一本学宫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