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升头秃了。
赤苗苗从他脑袋中钻了出来,帮他将快要掉的头发扯住,重新粘上。
第三点,子升得让学宫中人想想办法去量产些化肥,这样粮食产量也会提高。
最后,子升托腮,他白净的指尖在桌面敲了敲。
殷商这么多人,要是全拿去种地倒是可惜了,有四分之一人种地就不错了。
所以他得想办法解放劳动力。
多搞些劳动工具可以省力!
用三轮车运粮可以省力,不过这方面的经过当地府衙管控。
最重要就是修路!要致富先修路,修路可以减少许多劳动力损耗,同时也是壮大殷商的一个不可或缺因素。
先将路修平整,待将来有条件了,还可以幻想水泥路!
但是……修路貌似有些叫不动人了?
子升无奈趴下,脑袋贴住了冰凉的桌面。
民间。
当年以工代赈恍若一场梦,无数人为了一日三斤粮卖力。而那三斤粮的确如久旱逢甘霖,不知救活了多少人的命。
三年过去了,曾经面黄肌瘦的农夫如今面色红润,身强体壮。
他们虽时不时回忆着当年那碗粥的味道,可如今若是再让他们以工换粮他们可是不愿意了。
他们每年能收数千斤粮食,也没必要再去吃那个苦了。
当然他们也不会回踩,他们依旧感激当年摄政王所做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