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的最东处,算是与殷商的交界处。但是这个称呼不准确,毕竟就连西岐也属于殷商。
在不知情的人们心中,此地除了是贫穷与富裕的交界处,并无其它含义。可在众仙眼中却不一样,这是截教与阐教的边界,是封神之战最容易爆发的地方。
此地甚是敏感,两方谁也没有往此加派人手。因为一旦兵力具备,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开始。
原本双方一直保持着平衡,可没想到它却主动炸了开来,使平静的湖水掀起了巨浪。
事件起因也是有缘由的。
身为边界,能在此地居住的人们本就杂乱,西岐与殷商人士混居,生活习惯也是相互交错。
有人以自己归大王管治而自豪,也有人称赞西伯侯贤明。
在西伯侯的治理下,西岐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相反,朝歌那里却是一塌糊涂,连带着信奉朝歌百姓的日子也跟着越来越苦。
渐渐地,此地不少信奉朝歌的人倒向了西岐,他们劝自己亲朋好友同样倒过来,同时竟开始踩起了殷商百姓。
一些人祖祖辈辈都信奉商王,他们宁愿生活再艰苦些,也不愿改掉自己祖籍。
他们整日扛着农具去地里耕田,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勤奋些,总能拼出活路。
后来,两方治理风格愈发明显,他们之间的百姓也换来换去。
西岐粮食充足,这使西岐人自豪,也引得不少殷商人士换了户籍。
殷商还需辛勤劳作,不同的是,他们得粮食却越来越容易,因付出得到的回报也是肉眼可见。
殷商人对生活多了信心,虽然不免流失了些人,但也让少数西岐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他们竟加入了殷商这边,与殷商人士一同劳作。
因为两边风格越来越鲜明,不可避免地,矛盾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