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在文八爷的狐朋狗友中传开,那些走马喝酒的少爷公子便以此调侃文八爷。结果不知如何被陈家所知,陈太太便无论如何也不愿再让女儿嫁去文家,只恨文八爷可恶还说出这般言语来败坏了自家姑娘的名声,又碍于文妃和赵王不敢直接回绝了文家;陈姑娘更是以泪洗面,说便是绞了头发去庵里当姑子也不愿嫁去文家受此等屈辱。

南安郡主知晓此事,便要替表姐出气,文八爷不但辱了陈家姑娘还毁她声名,就要向文家讨一个说法,才有了张家春宴上南安郡主与柳三奶奶的事。

想来如此一闹,文八爷娶不得陈姑娘,恐怕文家与陈家、南安郡王府都要结了仇怨。

贾敏也听说了此事,只吩咐府上莫要再传旁家语料,免得污了姑娘们的耳。

后来听说陈姑娘嫁到了姑苏,与庄家三房的五公子成亲。

至于文八爷则娶了一个小门姑娘,听说也极是温顺贤淑的女子。

便有人暗嘲文家,文八爷与文八奶奶当真是命中注定的姻缘,文八爷嫌鄙官家贵女出身的陈姑娘,也就小家小户出来的文八奶奶合乎他的心意。

嫣玉偶尔听说起文家如此韵事,倒觉得文家和陈家这门亲事来去都快,文八爷好歹是长在高门大户,便是纨绔公子也不该会说出这般难堪的话,甚至还将南安郡主也牵扯其中。

与江诗无意提起,江诗面露鄙夷道:“那文八爷就是个一文不名的草包,也幸好是出了这事才未让陈家姐姐错入虎穴。”

算来这也是一幸事。

她虽未见过那位陈家姑娘,但也觉得那位姑娘实在可怜,受了这无妄之灾。便是如今的文八奶奶也是个可怜人,被家里定下这门亲事,千里迢迢嫁到京城,尚未成亲就先做了别人的茶语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