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柳宁安的笄礼,林家姊妹受邀去理国公府观礼。
理国公夫人卧病,柳宁安的笄礼便是她二嫂齐氏操办。
听说柳三奶奶文氏在文家败落后没多久就没了,是生恪哥儿的时候遭逢娘家变故没有坐好小月子落下的病根,结果刚出月子没多久竟又有喜了,却终日郁郁寡欢到四个月时就落了胎。
柳二奶奶齐氏却带回了一个道人,说恪哥儿生辰八字不好,与柳三爷和文氏相冲撞了,向理国公夫妇进言希望将恪哥儿过继到二爷名下——毕竟当年也是文晴远带来的道婆说他们夫妇命中本该有子,但要过继一个血脉相近的孩子来;如今柳家孙辈便只有长房的慎哥儿、恬姐儿和恪哥儿,既然恪哥儿与三爷夫妇八字相克,想来这就是天意使然,若将恪哥儿过继到二爷名下,他们夫妇定会将恪哥儿视如己出的疼爱。
其实稍有了解文晴远初嫁进理国公府时闹出的那些事情就明白这就是齐氏的报复。那时候文晴远整日怂恿着齐氏要将慎哥儿过继到二爷名下,致使理国公夫妇都对齐氏失望,大爷和二爷兄弟也有了心结。如今齐氏的娘家和文家有血仇,齐氏自是要怀恨报复。
诚然在恪哥儿出生后,柳三爷就大病小病不断,文晴远也一直缠绵病榻不起,如今道人说是恪哥儿和他父母八字不合,便很是让理国公夫妇信服,就着手准备着恪哥儿过继之事。
文晴远本就重病在身,又骤闻得此事,更是急火攻心,拖着病体去找齐氏大骂她无耻。齐氏却是笑意盈盈地抱着恪哥儿:“三弟妹尽管放心,我定会将恪哥儿视如己出的,不让他受半分委屈,你便大可安心。毕竟我是江圻侯府的女儿,而你不过是罪臣之女,恪哥儿做我的儿子自是比做你的儿子好。”
听闻这话后,文晴远顿时悲痛大哭,心中更是苦闷万分,又没过多久就重病而逝了。
对于理国公府的家事,旁人自是不清楚,况且如今文晴远也早已成了过去。
柳宁安已与保龄侯长子史琅定下亲事,待成亲后与黛玉便是妯娌,相见时想起这层关系不由略觉尴尬一笑。
已是妇人打扮的盛萍跟着她的婆婆保宁侯夫人而来,看见平素关系好的几个姐妹还俏皮地对她们眨眼睛,一副天真小姑娘的模样。
待笄礼后,她们几人仍像从前一样去柳宁安的院里吃茶说话,之前一直在服母孝的恬姐儿也被柳宁安拉过来同她们一起玩。
第65章
到八月八,忠靖侯府张灯结彩,忠靖侯三媒六聘八抬大轿将方姑娘迎娶过门。
方姑娘是个木讷性子,进门后也不管事的;忠靖侯就让她抚养着文氏的儿子珩哥儿,方氏就将珩哥儿带在身边,珩哥儿身边自有乳娘丫鬟伺候着,方氏依然是在屋里诵经抄写,不似新嫁娘却似心如止水的寺庙修士。
史二夫人见她如此,也劝过她几次,既然答应嫁来了史家,好歹也与侯爷好好过日子。
方姑娘面上答应得好好的,待史二夫人走后便依然如故;史二夫人也没有办法,只能任之如此。
庄史氏与贾敏谈起她那刚过门的三嫂子,说和贾家二姑娘的性子倒很像,全然是个木头人:“不管事的也有不管事的好,总不会像那文氏一样折腾得家宅不宁。”
“听说如今珩哥儿便是在方氏那里带着?”贾敏问起。
“如今方氏是忠靖侯府的主母,珩哥儿又没了母亲,理应是养在她跟前的。幸而当年文氏走时珩哥儿年岁不大,未将珩哥儿教坏了。便是方氏是不管事的,但有她在上头镇着那些个见风使舵的丫鬟婆子,好歹能定了家宅。”庄史氏端起茶盏轻抿着,才温声细语说起,“等瑾哥儿和玉姐儿成亲后,玉儿就是管家媳妇,方氏又只是名分上的婆婆,你只管是放心便好。”
贾敏才展颜:“还好在是姐姐给做的大媒。”
庄史氏就含笑:“我是瑾哥儿的姑母,又是玉姐儿的姨母,自是要为两个孩子想着。如今大喜将近,我同二嫂商量着,就请了常庆长公主的儿媳秦夫人做这男媒;你们家女媒是张家太太,她同秦夫人素来交好,这桩亲事也定能和和美美的。”
“也是多亏了姐姐你和二嫂费心了。”贾敏闻言便笑说。
“待到瑾哥儿和玉姐儿成亲后,琅哥儿和璇哥儿也娶了媳妇,到时候也热闹起来了。”庄史氏笑意愈浓,想着娘家人丁兴旺昌盛自是最好的。
保龄侯府和忠靖侯府的关系与荣宁二府相似,但保龄侯史鼐和忠靖侯史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史公膝下有三子一女,长子即湘云之父被请封为世子,次子和三子便去军营中想要挣一份军功;后来史鼎跟随穆将军出战立下大功被封为忠靖侯,而因长子早亡故次子史鼐回去承袭了保龄侯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