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穆莨说起此事,穆莨也感慨徐大太太心思缜密。嫣玉也越发相信进宫时郁明说过的话;若嫁进东安王府的人不是她,而是随便一个别家的女子,徐家就真敢将衡哥儿放在穆家再不过问?恐怕这也不可能吧。李氏便是看准了她不会对衡哥儿下手,才敢如此这般。
嫣玉就权当白得了个儿子;日后穆莨会以衡哥儿为嗣子,也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孩子了。
但嗣子一事却还有些麻烦,穆莨与嫣玉相谈后,也是未有决断。
太后怜惜衡哥儿,但却不可能由着他们以衡哥儿为由头再不生养儿女,终究还是要子嗣昌盛才能家族繁荣。穆莨不在意百年之后的事情,嫣玉这个嫁进来的媳妇自然也不在意;但太后可不愿意母族凋零不振,到时在太后面前必然又是另一番说辞。
穆莨倒是宽慰着嫣玉:“我们这才刚成亲,孩子的事也不急。”说着好似若他们着急,就真能生出一个孩子。
此后不久,忠靖侯府传来喜讯,黛玉遇喜,已有月余身子。
嫣玉闻讯又惊又喜;妹妹有孕自是喜事,但嫣玉又怕她年少生育,稍有不慎会伤了身子。
去到忠靖侯府相贺,黛玉初看见嫣玉就似尚在闺阁时兴冲冲地小跑过去,王嬷嬷慌得跟在黛玉身旁一边絮念着:“奶奶可千万当心!可莫磕着碰着了。”
“姐!”黛玉拉着嫣玉欢天喜地说,“大夫说我要做母亲了。”她小心地抚着小腹,嫣玉仔细端详着她,也好奇地伸手过去轻轻抚摸着;黛玉月份尚浅,小腹平坦如故,也看不出来她已是有了身子。
姊妹俩在架子床边坐下,嫣玉拉着黛玉温声细语问:“可有觉得身子不适?有什么事要好生问过王妈妈,不可擅自做主了。”
王嬷嬷在旁听着忙应道:“姨奶奶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我们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