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

八阿哥某次经过上书房的时候,正好遇见了经文师傅在大肆褒扬弘晖,夸他有乃父之风,写得一手好字,作的一手好策论。

八阿哥心头一震。他想办法买通了上书房的小太监,翻阅了弘晖的功课,越看越心惊。他想到皇阿玛似乎也在好几个场合夸赞过弘晖好几次,心里的危机感就更重了。他担心皇阿玛因为弘晖的缘故,对四哥越发信重。

明朝的时候不就有先例吗?某皇帝觉得他的嫡长孙天资卓绝,觉得把大明江山交给他这个孙子他才能安心闭眼,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封了他的胖儿子——嫡长孙他老爸为皇太子,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封了他钟爱的好圣孙为皇太孙。胖儿子干啥啥不行,就因为生了个好儿子,一路躺赢从皇太子做到了皇帝!

八阿哥怕啊,就怕同样的好事在四哥身上发生。于是,他打算对弘晖下手。

动手之前,他习惯性地去找婉音要个预测,想吃个定心丸。没想到婉音坚决地阻止了他:“八爷什么也不需要做,弘晖不会是您的威胁。”

“因为,他活不长了。”

废话,要是弘晖好好活着,哪还有弘历做皇帝这回事啊?她记得很清楚,四阿哥的嫡长子是个早死的命。

八阿哥将信将疑地停了手。小崽子要是能自己灭亡当然更好,省了他的事,免得哪里没收拾干净惹祸上身。

两个月后,弘晖得了风寒。四福晋没把它当回事,都没找太医,只在京城找了个名气不算小的大夫过来看了看开了点药。弘晖病情一直反复不得痊愈,四福晋也没想着去告诉四阿哥,四阿哥实在太忙太忙了,她不愿用此等小事打扰他。直到清音从圆明园搬回雍王府的时候见弘晖状态实在不太好,才说服四福晋请了太医并禀报了四阿哥。

只是,为时已晚。

某日起,弘晖高烧不退。挣扎了数日后,弘晖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