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修文当年就曾受过陈蕴藉的指点,后来又得了陈蕴藉的手记。
虽然陈蕴藉的手记不如陈蕴贤的,但也不差,陈蕴藉这个六元虽然没他哥哥的成分高,但也是实打实凭自己考出来的,他的才学其实并不差,手记对韩修文当然也是有帮助的。
在有些事情上,陈蕴藉的思想是超前的,哪怕只是那么一两句,也能叫韩修文茅塞顿开。
韩修文如今的自信已经培养出来,殿试之日,毫不慌张。
他已经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信心。
三日后放榜,韩修文高中状元,虽然比不上陈家两兄弟的连中六元,但也是连中三元,这含金量也不小了。
传胪大典上,韩修文按照旧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
而邵宜年,毫无疑问考了个二甲,名次倒是比会试靠前一些,二甲前十。
对两位好兄弟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陈蕴藉自然是为他们高兴的。
大比结束,吏部尚书乞骸骨,皇上之前就留了吏部尚书两回,这已经是第三回 。
皇上没有再留,准了吏部尚书的奏折,又给了不少赏赐。
转头,皇上就下了圣旨,让陈蕴贤接任吏部尚书。
而今年的陈蕴贤,不过二十九岁,还没到而立之年。
想当年,陈蕴贤就曾说过,不必等到三十岁,他就能全权接掌吏部。
如今,这话是实现了。
陈蕴贤不但名正言顺的掌握了吏部,还入了内阁,被封了个大学士。
虽只是个虚职,但也是让陈蕴贤大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