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知道你有这个想法,但凡是手握实权的皇帝,都会采取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手段。
那么明珠为了保守住这个秘密,杀人灭口,让人杀了这个官员,烧了这个官员的家,从逻辑上讲非常合理。
尤其是明珠此前可是有过这样的前科!
康熙二十七年因为大福晋在孝庄文皇后病重期间怀孕,加上当时明珠仗着皇上的宠爱以及大阿哥胤禔成年即将有后的事,大肆的在朝堂上拉拢人排挤人,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
皇上因此对大千岁党下了手,虽然最后没有一个人因此丢掉性命,可因此被革职没复起的人却不少。
当时明珠可是被下了狱的,眼看着大千岁党就要被皇上一网打尽,明珠来了一个置死地而后生,他故意把事情搞大,让一个表面上看是皇太子一党但实际却是大千岁党的官员挑唆索额图上书弹劾自己图谋造反,同时又安排一些明面上和他没什么关系,实际上却是他心腹的官员上书弹劾结党营私图谋造反。
原本索额图还在犹豫要不要弹劾明珠图谋造反的事,结果看见有其他势力的人下场,还以为真有这事,自然就跟着下场了。
毕竟要是明珠真因此倒台,对皇太子一党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然后嘛,明珠果然将皇上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迫于当时的形势和皇上内心的野望,以及皇上心里非常清楚,明珠结党营私贪污受贿都是真的,但明珠要图谋造反那就是假的,当年鳌拜如此势大都没想过造反的事情,更何况明珠,真当宗室的那些王爷是死人吗?
于是乎最后,皇上对明珠乃至于牵连其中的大千岁党都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不过,还是那个道理,只要有人提出「造反」这个词,那么就说明在有些人心里已经有了这个概念。
所以事后,皇上让人去查了这事,知道一切都是明珠所为后,自然是在心里起了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