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老实地思考起来,嫩芽色的双眼里倒映出手上的几张羊皮纸来。
“盐……这个人急需用盐?啊……”
凯明白了。
“殿下您想要让这些国家产生卡斯特利翁急缺这些物资的错觉?”
叶棠笑笑:“不光是急缺,还是长期缺,卡斯特利翁愿意长期用高于市价的金额大量购入这些粮食与作物。”
仅仅是一种粮食、一种作物的短缺是无法对一个国家的根基造成致命性的打击的。那么周边诸国的国王们一定会这么想吧:能多宰肥羊一刀是一刀。
于是为了敛财,这种粮食或是作物会不断流向国家的中心,也就是国王的手里。不管国王采取的手段是强制征收还是靠商人们采买。总之国王们对这种粮食、这种作物的态度会决定这种粮食、这种作物来年的播种情况。
有利可图人们便会广泛种植。种了就会被强制征收那便没有人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宏观调控在这种本能的面前都作用有限,何况这个很难做到即时通讯、以至于信息差相当离谱的这个世界。
一年两年可能还不明显,但三年五载之后,这些国家的农业会不同程度的发展畸形。
国王与人民都从卖粮卖作物中获利的国家将会很少种植卖不出价的粮食与作物。向人民强征特定粮食与作物的国王恐怕只能反过来高价收购这种已经在自己国家里绝迹的粮食活作物。
“这些国家从卡斯特利翁身上尝到了甜头,不会轻易与卡斯特利翁断绝邦交。等特定的粮食作物在特定的国家泛滥,卡斯特利翁就可以告知这些国家卡斯特利翁已经不缺这些粮食与作物了。”
于是这些特定的粮食与作物价格崩盘。如果找不到国家来收走这些粮食与作物,这些粮食与作物超出人们能消耗的部分会尽数烂在田里。不论是农民、商人还是国库都会血亏。
重点在于出现粮食与作物价格崩盘的不会只是一个国家。叶棠这是一毒毒一窝。
先去求卡斯特利翁打个商量的国家在千求万请之后应该会得到这样的条件:今年继续收购这种粮食或是作物也行,但是价格很低。且今后数年内不能卖任何的粮食与作物给周边其他国家。
逼着这些国家答应数年不对卡斯特利翁之外的国家出口条件后,后面再有周边其他国家想绕开卡斯特利翁与其他国家交易就会被拒绝。如果两国想暗度陈仓,则卡斯特利翁有足够的权利向两国开战。
王后为卡斯特利翁创造了玻璃制造业与纸张制造业,这两样东西都能为卡斯特利翁带来丰厚的收益,让卡斯特利翁从牧猎型小国转型为专精新型制造业的国家。通过制造业赚来的钱成了进口的粮食。更多的粮食将养活更多的人口,卡斯特利翁兵能更强马能更壮。农业畸形的国家则国力下跌,士气不振。如此情况下谁输谁赢,那是明摆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