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纳兰性德话语一转:“这位刘大人二十五岁乡试中举,五十三岁得了进士。”

胤祐:……

纳兰性德又笑着道:“其子才思敏捷,聪颖过人,也是人尽皆知的才子,如今正在备考进士,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一举入仕。”

对于刘弢子,纳兰性德的好感还挺高。他巴拉巴拉的一通说,简单来说刘家风气好,品德高,子侄管教皆为严格。

纳兰性德忍不住感叹一声:“谁能想其父身为户部员外郎,竟是在家开荒种地,全家上下数月不闻肉味,仅为将钱财买米煮粥,用于救济饥民。”

别说是数月不闻肉味。

只要一天没有香喷喷的肉肉吃,胤祐都有些吃不消呢。闻言他面露震惊,暗暗将这位户部员外郎记在心头。

这样的人物,还真想见一见呢!

听着被誉为天才神童,年幼写出好文章却也历经多年才能得进士入仕途,胤祐倒也没有最初的忧愁。他握紧拳头,双眼明亮:“那我也要好好读书,然后将他们的故事都写下来。”

纳兰性德哈哈一笑。

他认真鼓励:“七阿哥可以试试看,先用自己认识的字尽可能写出来,然后一边学习一边扩展修改,怎么样?”

第50章

原来还有这样的办法?胤祐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趴在书桌上, 挥舞着狼毫在纸上写起故事的轮廓,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询问纳兰性德。

量变引起质变。

自打撰写故事起, 胤祐原本进展缓慢的汉文有了显著的长进,一连两三回的抽背胤祐都能朗朗上口,完全没了过去磕磕绊绊的架势!

这下子胤祺急了。

勤奋苦学的七弟不对劲!他先前还没将七弟写作的事情放在心上,如今却是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