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是死刑犯。

随后是付费加入的百姓,再然后是太医以及周遭人员的亲眷家属,到最后是慕名而来的官员和百姓们。

牛痘的优势远超于其他任何方法。

陈院使声音激动,掷地有声:“皇上,微臣可以说威胁黎民百姓百年的天花至此将会被彻底消灭。”

同时他也与太医院全数御医们一起,联名上书奏请皇上以最快速度对外推广牛痘。

事关江山社稷,事关黎民百姓。

康熙毫不犹豫的同意,并令礼部以最快速度筹办准备,以最快速度开始支持牛痘的普及。

而后上奏的是太子胤礽。

胤礽提交的奏折则是事关太医院的扩张,提议开办医学馆,招收对医学有志向的学生。

也是巧合。

这是胤礽在南巡途中想到的事,在那位御医的大力宣传下,的确有不少御医感到心动。尤其是那名从福州城赶至京城学习的郎中,更让御医们的爱才之心蠢蠢欲动。

在不少太医感叹学生难求的如今,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些渴求学习的人?其中或许就有他们需要的栋梁之材。

前有牛痘,后有医学馆。

他们这一代御医,必当被写入史书之中。再有提出反对意见,只是在流芳百世的诱惑实在太让人难以抵抗,很快就选择了投降。

至于朝堂上更没人反对了。

谁都知道此刻是太医院的高光时刻,这个时候反对岂不是那撞上烛火的飞虫?因此无人反对不说,更是不少官员出列大声称赞。

唯一的担忧就是入选御医之事。

不过等听闻培养出来的学生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和审查,最终才能入选太医院之后,最后的担忧也被一扫而空。